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中国八路军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河南省南乐县城及其周围地区对日军及伪东亚同盟自... [详细]
当前,中日围绕钓鱼岛的对抗暂时已经超越了中美在东亚的海上矛盾,以“压日为主,逼美为次”的斗争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应充分利用美日在钓鱼岛及东海问题上的利益分歧,重点打击日本,放大美日间的矛盾,促美妥协让步;并借日本挑衅为契机,继续扩大胜利成果,将打压日本作为中国崛起的“战略磨刀石”,全面历练中国的国际动员、舆论宣传、法理斗争、军事威慑的能力与水平。
斗争是为了更好地谈判与妥协,中国不太可能通过武力将美军逐出西太,通过武力压服日本也并非中国最优选项,最好的结果是以“实力求地位”,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实力展示和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逼迫日美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应有之海上权利。为避免战略对抗中的局面失控,在加强军事威慑、外交谈判、法理斗争等手段的同时,应重点做好两手准备:
一方面应做好最坏打算,增强控制冲突和打赢战争的能力。当前,日本强化所谓强化“西南防御”与美撺掇盟友承担更大责任的想法不谋而和,日美加强力量整合及兵棋推演,针对中国为假想敌的夺岛、反导等演习日益频繁。随着中国海上力量的大发展,日美的敌对动作也将加剧,未来,东海局势将更呈现矛盾激化、摩擦不断、斗争激烈的态势。
为此,中国必须加强控制冲突和打赢战争的能力,时刻准备应对在东海爆发的冲突或危机。只有中国海上威慑能力的提升,才有可能维持基本的动态平衡,才有可能有议价的空间。再好的谈判技巧和外交表演,如果离开了实力的支撑,也就无法赢得对手的尊重。如果中国能在东海拥有一定的海上慑止能力,并借助陆基空中及导弹力量,对美日强大的海空力量形成一定的牵制,美日在执行其遏制构想、武力威逼和战争计划时,就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总的来看,“北面是后方、南面是基础、东面是根本”。各方向战略地位和所面对矛盾的不同,应对策略也当有所不同。“稳北、和南、争东”战略意在厘清中国海上三大方向的战略重点和应对方略,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战略。当然,任何方向都存在“稳、和、争”策略和手段的应用,只不过存在程度强弱、战略重点和优先次序的不同而已。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