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 [详细]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直至战争结束,日军在亚太地区的行动始终为中国战场所制约。战后日本的战史著作认为,“当太平洋上的战火已经燃烧到这般程度的时候,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中国抗战对反法西斯盟国在亚洲、太平洋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曾得到西方盟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42年春,罗斯福曾庆幸地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区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英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富勒在他写的《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如果日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就要改变。因此,日本之所以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不正是由于中国抗战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给予重大影响的结果吗?假如没有中国的持久抗战,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必将是另一种写法了。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点和后方基地
中国战场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且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很快席卷了菲律宾、马来亚、香港、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由于盟军在这一地区接连失利,丧失了太平洋沿岸一系列战略据点,从而使缅甸成为盟军与日军必争的战略要地。盟军急切请求中国派兵支援。中国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需要,在国内抗战正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以第5、第6、第66军等部共约10万人组成中国远征军,紧急入缅支援英军作战。在担负曼德勒正面及东部地区的防御中,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屡挫敌锋,先后取得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东枝收复战等重大胜利,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有力地迟滞了日军的进攻。而英军担负的缅甸西部防御却被日军迅速突破,英军主力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地区,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紧急求救,经中国远征军驰援解围,才使其7000余官兵得以安全撤退。中国远征军的苦战,虽未能挽回缅甸防御作战颓势,但重创了日军,使其有限的进攻力量受到极大阻滞,被迫在沿亲敦江东岸和怒江西岸与盟军对峙,同时也使英军得以安全撤往印度,构筑新的防线,保卫了印度的安全。此后,在反攻缅甸作战中,由于英国一直持消极态度,中国为适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利益和实施盟国的战略计划,毅然以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一部的配合下,率先发起缅北、滇西反攻,胜利地打通了中印公路,并为盟军最后收复缅甸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既是对日作战的空军基地,又是最后进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1942年4月18日,美军16架B-25重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横须贺、横滨、名古屋、神户等城市后,于中国浙江省内的中国空军机场降落。日本本土第一次遭到美机的轰炸,朝野震惊。7月4日,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被改编为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1943年3月10日,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奉命扩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继续利用中国空军基地起飞轰炸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和远在台湾、越南及日本本土的战略要点,直接支援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中国为美国提供的空军基地、第一线野战机场主要有重庆、成都、昆明、柳州、桂林、衡阳、宝庆(邵阳)、芷江、老河口等。中国军民还积极营救美军飞行员,至1945年春,先后被中国军民营救的美军飞行员达70余名,其中包括后来曾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中国还允许美军在八路军之晋绥、太行等地和在华中新四军第5师区域内设立电台,并向美军提供日军情报及气象资料。在华南,美国第14航空队也与东江纵队合作,建立了情报、通讯、气象等联系。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