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4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部队在吉林省桦甸县境内对日伪军进行的... [详细]
在外人看来,于增雷的工作难免有些枯燥:盯着屏幕上花花绿绿的信号,时不时地动几下键盘和鼠标。但在信息化的世界里,他紧盯对手的一举一动,从海量大数据中搜寻动态战场部署,进而判断对手的意图,就像一位运筹帷幄的战略家。
于增雷介绍说,在更先进的信息化战机中,任务舱成员还担负着指挥、情报、通信和控制等功能,能够实时引导战斗机精确打击目标,“相当于把指挥所搬到了空中”。
对所有的信息化战机来说,任务舱都是核心战斗力所在。但于增雷却说,任务舱团队组建初期,地位远没有现在这样重要。
实际上,这是一个信息化战机作用逐步得到认可的故事。
任务舱团队组建于信息化战机刚刚列装之时。当时的观念认为,飞机的关键是要能“飞起来”,训练重点要放在驾驶舱上。一些飞行员甚至和任务舱人员开玩笑:“我们是开飞机的,你们是坐飞机的。”
任务舱被冷落,还与自己的性质及当时部队的装备水平密切相关。任务舱的价值在于为其他作战平台提供情报,平常训练必须和其他兵种进行协同。而当时的很多二代战机并没有信息化平台,不具备协同的硬件条件。
与此同时,很多拥有信息化平台的部队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战机在体系作战中的价值。“那时他们搞演习根本不带我们玩儿。”副师长张新起开玩笑说。
面对种种难题,一场颇有远见的变革在该师展开。于增雷记得,师里很快明确任务舱是战斗力的核心,随即组织教员自己编写训练教材,并建成了海军航空兵里唯一一个综合模拟训练中心。
他说,当信息化的第一抹曙光照向海军航空兵部队时,他们已经率先迎着朝霞出发了。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