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5月,在晋察冀1945年春夏季攻势战役中,中国八路军冀中军区部队在河北省安平、饶阳... [详细]
截至目前,中国为获得区域优势而释放出的最强烈的信号就是发展自己的航母舰队。随着辽宁舰的下水、另外2至3艘航母在建,这就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国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边通过制造航母易受攻击的印象来否定美国海军的航母力量,一边又要为自己着手打造昂贵的、补给困难的、作战意图不明确的航母呢?答案就是,航母力量为实现中国的战略目标所带来的受益远大于操作航母所带来的风险。
自二战以来,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作为支持力量,航母曾参与过美军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此外,它们还是提升或缓解政治压力的一流的外交工具。当一个地区态势紧张时,美国就会派遣1艘或2艘航母去巡视当地的海岸线。如果某个攸关美国核心利益的新政权出现或国家要举行选举,美海军通常也会向该地区海域部署航母战斗群。
中国认识到,航母独有的灵活性和延展性跨越了任何范围的战争冲突,包括存在、威慑、强制、作战等等。中国无法忽视其未来的航母力量将要面对的各种威胁。首先,出类拔萃的美国海军潜艇部队就能轻而易举地干掉中国航母。不过,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会出现。更可能的是,中国的舰队设计师正在思索航母提升中国地区影响力的能力,例如强制其他国家屈从于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声明,或者将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展现到远至东太平洋和地中海等地区。
存在、威慑、强制、作战
现代的、一流的海军倾向操作3种类型的舰只——潜艇、水面舰只(包括两栖登陆舰和后勤补给舰),以及配有舰载航空联队的航母。潜艇是非常优秀的作战平台,可以在幽暗的海底环境下操作,能够追踪水面舰只,既是可靠的秘密监视平台,也可对岸上目标发动攻击。也就是说,潜艇并非体现存在性的平台,因为它们必须呆在看不见的地方才能保证存活。
水面舰只是展现海军存在、威慑、强制能力的主要平台。存在性可以由非武装或适度武装的舰只来体现,尽管它们在进行威慑或作战时起不到什么作用。武装精良的水面舰艇主要用于彰显力量,也是更加强大的威慑平台,但是当战争打响的时候,它们也将比潜艇更容易受到现代武器的攻击。
航母兼具执行日常任务和开展致命作战两种能力。它是体现存在、威慑、强制能力的首要武器,同时舰载机联队也使得航母成为了一个强大的作战系统,既可以投射力量,也可以控制周边的作战海域。美国海军为获得这种无与伦比的能力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而中国可能只需20年就能学得像模像样。另外,中国海军还可凭借不断增强的“反介入/区域制止”能力在太平洋上对抗美国海军,减轻使用航母力量的风险。(环球军事)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