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塔瓦会战[1] 是大北方战争的一部分,发生于1709年6月27日,战争地点在乌克兰东部波尔塔瓦。参战方指挥... [详细]
这些越来越密集的培训班,不仅把越来越多的武直-10突击手输送到部队,还牵引着新一代武装直升机飞行员观念的升级和转型。
转型是个“大棋盘”,人的转型是最关键的“一步棋”。翻阅培训班教员的简介,记者发现,这里的很多试飞员都有另一个身份:发动机、航电、电传飞控、旋翼传动、人机功效等系统的科研攻关小组成员。
这些身份,是他们由单一型试飞员向科研型、专家型试飞员转型的痕迹。“试飞员的肩上,扛的不仅是科研人员的心血,还有军事斗争准备的时间。”大队政委陈风华说:试飞一款新战机,不仅需要勇敢的心脏,更需要科学的头脑。
科学的头脑,让风险降到最低——10多年来,面对“每天都是新的”试飞任务,他们先后试飞数百架次高等级风险课目,成功处置63起重大险情,为国家避免了数十亿元财产损失。
科学的头脑,将发言权争取到最大——结合试飞实践,他们先后向直升机设计部门和生产厂家提出可行性建议上千条,有力推动了新型直升机的研发进度,提升了装备的技战术性能。武直-10总设计师吴希明由衷感叹:“在武直-10的研制中,试飞大队的贡献太大了!”
科学的头脑,让他们保持清醒——在试飞大队的年度计划上,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多项实战化课目飞行训练!科研试飞任务如此繁重,为何还要安排实战化飞行训练?答案,或许在每个试飞员经常脱口而出的那句追问里:军用直升机是用来打仗的,不懂实战,如何试飞出能打仗的直升机?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