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世界多国都准备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作为二战战胜国的俄罗斯自然也不例外。5月9日是... [详细]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举行了被俄罗斯传媒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閲兵仪式”,以纪念当年抵抗纳粹德国的卫国战争胜利70週年。
不过,这个“盛大”气势只反映在16500名士兵及200辆各类军事装备、150架飞机拼合的画面。十年前同样的典礼,包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54国领袖联袂出席,今年在美国与欧洲各国齐声杯葛下,只剩下约20国,而且多数来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仿佛重现了当年东西冷战时期的光景。
值得留意的是,“取而代之”的,则是“崛起”中国的习近平国家主席高调出席,“俄中Vs.欧美日”的“新冷战”画面在此刻呼之欲出。
无须赘言,欧美日立场一致地杯葛红场閲兵,是因为俄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一意孤行地吞併克里米亚,并支持乌克兰亲俄叛军的行动。面对西方的抵制,普京不以为然,批评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展示挑战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决心.
普京的此番话并非无的放矢,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使立志要重建“强大俄罗斯”的普京备受压力。2000年,刚当选总统的普京,在发生“911事件”后,率先表示与美国合作,共同对付恐怖活动。
然而,冷战时期应对苏联的北约不仅没有因为华沙公约组织的解体而消失,反而不断朝着俄罗斯的方向扩大,到了2003年波罗的海三国也纷纷加盟,使北约的版图直接与俄国比邻;另一方面,过去十年来周边国家一波又一波的“颜色革命”,让普京很不是滋味。去年普京在克里米亚与乌克兰的“出格”行动中所要展现的,正是反制西方的“无畏”姿态。
然而,冷战后席捲世界一波又一波的民主化浪潮下,俄国的朋友并不多,单凭俄罗斯难以独力抵抗来自西方的压力。因此,拉拢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成为普京的唯一选择。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