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现中国乒乓男队队长,[1] 辽宁鞍山人。 5岁开始在鞍山学球,13岁时被关华... [详细]
虽然目前无法知道歼-11D首飞是否采用了“数字化太行”,但至少我们可以推测,未来歼-11D应该会安装这种发动机。
某网站在点评歼-11D的文章中说的一句话倒是很适合用来总结其动力系统的改进:“发动机决定下限”。在现代条件下,动力系统和机体结构决定了飞机的“下限”,或者说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伊拉克上空的“禁飞区”作战中,伊军的米格-25战斗机,除了强大的发动机之外可以说一无是处,但却几次主动挑战多国部队“禁飞区”,得到了美军“一流的生存力,四流的攻击力”的评价,可见发动机在决定飞机“下限”方面的重要性。
当然,载弹量、航程等与攻击力息息相关的要素也要取决于发动机性能。但决定战斗机的攻击能力和作战效能,决定其“上限”高低的,依然是航电和武器系统。前面提到的伊拉克米格-25,在作战中除了逃命外就什么也干不了了,显然光有“下限”是没意义的。必须依靠航电和武器系统将“上限”拉高,才能得到一种优秀的战机。
歼-11D的动力系统目前不如苏-35,但歼-11D的航电设备和武器系统强于苏-35,这也是不必多说的。那么,两种飞机的实际作战效能究竟是处于伯仲之间,还是高下立判,或许在未来的演习场上,我们会看到结论。
平心而论,苏-35作为俄罗斯苏-27的“终极改进型”,很值得中国方面研究。尤其是它的飞行控制系统和航电系统颇有独到之处,完全值得借鉴。别的不说,能用落后中国和西方不少的子系统和元件做到重要技术参数上旗鼓相当,这表现出来的强大整合能力就值得学习。而先进的矢量喷口与气动面整合的飞控技术经验更是可以大大节省我国摸索的时间,对于未来在更新型战斗机上使用这一技术将有很大价值。
当然,如果光说技术借鉴,无法解释我军计划引进相当数量苏-35的现状。笔者以前曾认为可能是因为短时间内我国先进战机产能不足,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或许应该这样说,我军在换装压力大的情况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不同来源的先进战斗机的实际态度其实是“来者不拒”——只要你的价格合适,性能达标。
如果苏-35能够按照我军的要求进行升级改造,没有理由不要。对于中国来说,军事冲突仍是近迫的威胁,总不能让部队在有机会获得先进飞机的情况下继续用“七爷”、“八爷”凑合吧?
从现在俄方共青城厂的生产排班情况、引进苏-35谈判进展情况和沈飞歼-11D的进展来看,我们很可能看到苏-35和歼-11D在未来差不多的时间开始装备我国空军。这两种不同思路,不同背景下发展出来的相似飞机在未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们继续拭目以待吧。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