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 苏军发起柏林战役
945年4月16日凌晨3时,苏军向德军阵地倾泻了50万发炮弹。5时整,苏军打开了143部探照灯照向德军阵地。
于是人们看到,在白宫里,胖胖的赫鲁晓夫穿上了西装系上了领带,被称为“厨娘”的妮娜也穿了低胸晚礼服,与美国第一夫人站在一起PK。当时虽然并不流行“夫人外交”这一辞令,但国际媒体依然对此给予相当高的关注度和好评。
认为苏联领导人终于摆脱了斯大林式的教条主义生活方式,开始回归正常。苏联人的“夫人外交”,确实为自己树立了较好的形象。在赫鲁晓夫开放之风的带动下,社会主义阵营的“夫人外交”颇有成风趋势,中国也不例外。
60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前几年,是中国国内政治气候少有的相对宽松时期。中国最高层的夫人们开始悄悄地登上外交舞台。1962年9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夫人哈蒂妮应中国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邀请访华,毛特许JQ第一次以夫人身份接见外宾。
人民日报还刊登了JQ手握印尼第一夫人的手微笑以对的照片。JQ身穿制服,而身旁的王光美一袭旗袍,这在当时讲政治的大环境下是相当罕见的,也是经过外交部门讨论商量后作出的政治决定。无论如何,中国当时的两位“第一夫人”在同一场合出现,全球媒体都轰动了。
这或许是中国“夫人外交”的一次意外效果。实际上很多学者都把王光美的外事活动看作是新中国“夫人外交”的肇始。1963年以及此后2年,王光美陪同刘少奇先后访问了印尼、缅甸、柬埔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
王光美身穿旗袍的形象在亚洲很多国家深入人心。著名纪实文学作者叶永烈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外访时的印尼街头,甚至出现巨幅王光美画像。可见当时条件下的“夫人外交”力度之大。
再来说说地理概念上的东方——亚洲人的“夫人外交”。和西方的开放相比,东方人更多强调的是女性的内敛与含蓄。因而无论在几十年前,还是在如今的现实条件下,亚洲国家的“夫人外交”都相对低调。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