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 里格尼察会战爆发
1241年4月9日,蒙古军两万人大败西里西亚公爵亨利二世率领的德国、波兰、条顿骑士团的联合部队约三万人
两岸走到这种地步,变数确实是比较大。中共担心的无非是台湾人意气用事之下,会不会宁可一战也要独立,台湾对大陆而言是自己的,割上一刀也是流自己的血,所以投鼠忌器。但试问,如果不这麽走,以目前大陆对台湾的舆论影响力,能阻止两岸不走到这种地步吗?
个人以为是不可能的。大陆建立台湾舆论影响力的速度,根本比不上台湾人对大陆厌弃的政治与媒体价值蔓延速度,这就注定了是一场龟兔赛跑,台湾仇中的兔却是打了鸡血的狂奔,没有睡下的可能。
实际上,中共也已经开始逐渐的动手了。现在的对台舆论,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指向真实化(以现在两岸的网路氛围,真实化,其实就是互相拉仇恨化)。
很多人可能以为是因为学运的关系,但个人观察,这种现象至少在去年下半就已开始。恐怕大陆确确实实已经开始运作起两手准备----为梧桐的舆论氛围打基础。
反观台湾领导人依然在不断的撇清政治----两岸服贸货贸卡住、中韩FTA导致台湾竞争力下滑,都是绿营与学生的错,责任都不在我身上;马习会我们就是需要在APEC上,中共不要囿於「传统思维」-----就是说,如果马习会见不了,是中共气度不够,不是我努力不够。这种话,本就不应摊开来讲,摊开讲,就变成吃别人的政治豆腐。结果马英九到江宜桦一吃再吃,吃上瘾了。国共目前的关系,至此可见一斑。
总之,中共的两岸棋局已经开始布下了,台湾政客还在进行扯皮政治。
笔者唯一的建议就是,方向很正确,速度应该加快-----两岸关系急转直下的政治责任不要永远都是中共承担,因为问题很显然是在国民两党身上-----唯有两岸局势急转直下,才能让迟钝而毫无岛外观的台湾舆论与媒体为之悚然,然後开始畏战情绪,再然後开始为这种恐惧情绪找藉口----唯有如此,政治包袱才能准确的丢在蓝绿两党身上。
如果速度一慢,变成两岸局势缓慢恶化,就起不到如此的效果了,这将给予蓝绿两党太多的机会去做反应与布局,把一切责任再次推给大陆,反而落在政治被动。
简言之,大格局就是:
两岸不合,有利於国民两党;两岸局势缓降,不利於三党;两岸急转直下,有利於共党。
这是一场时间的政治形象博弈,酝酿够了,找好舆论支撑点,再找好媒体引爆点,就需及早下手。
目的:勇於打碎现有两岸认知结构,才能真正大破大立。巧藉梧桐的震慑外衣,才能避免真正的民族内战悲剧在二十一世纪重演。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