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中国军队取得镇南关大捷
1885年3月24日,中国广西守军在老将冯子材率领下向入侵的法军第二旅团发动反击。
授课背景
纠治“四风”,惩治“苍蝇”“老虎”,是为了净化党的肌体,进一步推动党的事业。济南军区某旅党委感到,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后,党员干部如果不能及时适应,而是怀着等待观望、临时闯关心态,或是抱有“为官不为”心理,把“不出事”作为工作标准的话,都是党性不强的表现,会影响到战斗力建设。针对这些现象,旅党委书记李文舸精心准备了一堂题为“为官清廉方能事业长青”的党课,通过警醒党员干部廉洁勤政、恪尽职守,引导大家“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永葆共产党员的清廉本色。下面是这堂党课的主要内容摘登。
党课实录
针对近来的反腐败斗争热点,今天这堂课,我想跟大家谈谈清廉为官的话题。习主席提出的军队好干部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清正廉洁。党的十八大以来,“老虎”“苍蝇”纷纷落马,一大批清廉有为的干部得到重用,说明清正廉洁已经成为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硬杠杠。
清廉有助于塑造人品官德。中国自古就把清廉视作为官最重要的品德之一。历史上,鲁相公“爱鱼不受鱼”、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杨震“暮夜拒受金”等典故,充分反映了清廉者的道德追求。树朽先朽其根,人毁先毁其志。只有永葆清廉,才能塑造出高尚的人品官德。上世纪90年代,山东走出了两名党员干部,分别是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和泰安地委书记胡建学。两人几乎同时上任,但后来的选择和境遇却大相径庭:孔繁森一生廉洁奉公,逐渐成为深受人民拥戴的模范干部,而胡建学却腐败变质,终因贪污受贿而锒铛入狱。可见,党员干部事业成败与否,最终往往取决于能否坚守清廉本色。新形势下,我感到,党员干部越是位高权重,越需要在“大风大浪”中加紧锤炼人品官德,只有坚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才能走出一条“沧桑正道”。
清廉有助于培养真才实学。古人云:“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大概意思是说,清廉是做官的本分,只有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才能锤炼真本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生前在办公室常年摆着女儿的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爸爸我爱你,你别做贪官!”朴素的告诫,却是巨大的警醒。沈浩将家人的叮嘱铭记在心,勤勤恳恳到田间地头摸实情,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练就了服务群众的真本事。他离开时,全村群众没有一个人不感念。如今,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个别党员干部落入庸俗化的陷阱,成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有的忙于迎来送往,占用了大量学本领、强素质的精力。有的认为“干得好不如跑的好”,忽略了苦练真本事的重要性。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要想赢得口碑干出成绩,最终还得靠真才实学。
清廉有助于树立形象威信。“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本身是没有什么强制力的,但它能使人的思想更加崇高,形象更加威严。我们党从成立之初,上至中央领导人,下到基层党员,对清廉方面始终严格要求,这也是党赢得群众衷心拥护的根本。周恩来总理待人和善,但不怒自威,原因就是毕生廉洁奉公。他逝世后,工作人员收拾遗物,发现他吃穿用都非常简朴,仅有的几件衣服缝了又缝补了又补,银行里没有一分存款。联合国因他的卓越风范和崇高威望,为他降半旗致哀。古训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党员干部两袖清风,才能散发出百毒不侵的正气。习主席曾撰文指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反观那些贪腐干部,就是被贪欲腐蚀了心灵,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其实,一些看似动不得的“大老虎”,充其量是披着一张色厉内荏的“老虎皮”,怎么动不得!
清廉有助于维护知行统一。打铁先要自身硬。党员干部一官半职在身,通常都有一定权力,但你的政令畅不畅通,还要看官兵买不买账。清朝有一位钦差大臣,奉命查办某官员贪污案,结果其家人收受了贪官的好处,导致办案“硬不起腰杆”,案子不了了之,这位钦差大臣最终的结局是身败名裂。权力是把双刃剑,依法用权其利断金,违规用权自废前程。有的党员干部搞权力寻租,为自己谋权,为家人谋利,为亲信谋职;有的喜欢比官职、比财富、比阔气、比享乐,比来比去,把党性比没了,把道德比丢了,把自己比进大牢里了;还有的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被“拖下水”“拉下马”,成了利益集团的“走卒”。归根到底一句话:自身不干净,哪里还有干事业的底气?马克思说:“不可收买是最高的政治品德。”党员干部要想事业常青,必须坚持清正廉洁。清廉,才能站得稳、行得远。
(人民网,孟伟建 整理)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