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 王铭章师长在滕县殉国
1938年3月17日,日军濑谷支队向腾县发起更猛烈进攻。当日,日军以150毫米重炮在腾县城南直接攻击城墙。
俄罗斯影响力深入各个角落
拉脱维亚恢复独立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融入欧洲,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2014年加入欧元区。近年来,拉脱维亚经济发展迅速,但2014年因受欧盟经济不景气、参与欧盟制裁俄罗斯及俄罗斯反制裁的影响,GDP增长降到2.4%,为最近4年来最低水平。据欧洲统计局2014年11月份发布的数据,拉脱维亚人均GDP在28个欧盟国家中排名倒数第四,距离政府提出的赶超欧盟中等生活水平目标还相差很远。虽然是倒数第四,但拉脱维亚的人均GDP也超过1.2万美元。当地物价不低,比如超市猪肉平均价格4欧元/公斤,95号汽油1.15欧元/升。据拉官方统计,拉加入欧盟以来,有30多万人移民至其他欧洲国家。
波罗的海三国尽管恢复独立已24年,加入欧盟、北约也已11年,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力仍然巨大。三国所需油气资源主要来自俄罗斯,每年还有大量俄罗斯游客和俄罗斯商品入境。此外,大量俄语居民的存在和俄罗斯文化的世代熏陶,决定了这几个国家真正脱胎换骨融入欧盟的路还很漫长。
在里加,各族之间通婚现象很普遍。根据法律,拉脱维亚语是拉脱维亚国语,官方场合必须使用拉语,违者将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但实际生活中,俄语又拥有通用语言的功能。里加的许多服务行业将会俄语作为应聘的条件之一。中小学分为拉语和俄语学校,家长可根据需要为孩子择校入学。大多数人拉语和俄语都懂,看说话对象混着用。当地拉族朋友说,生活中经常出现一种场景,即一圈朋友聊天只要有一个俄族人在场,尽管这个人懂拉语,大家还是自然而然地用俄语交流。苏联解体以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俄语水平相对弱,但是完全不懂的是少数。
在里加街头,到处都是拉文标识和广告,商家店铺里是欧元标价,街上跑的是二手欧洲豪车,但是身边不断出现的俄语对话、俄语电台和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以及人们细小的习惯动作,让人感觉到一种曾经的“苏联氛围”。从1998年开始,拉脱维亚前党卫队人员每年3月16日都会举行游行,俄外交部则对游行表示谴责,拉国领导人也呼吁人们不应参加这样的游行。
独立以来,拉脱维亚与西欧国家联系更为紧密,从西欧到里加的海陆空交通非常方便。《环球时报》驻德国记者一年前曾开车到拉脱维亚采访,发现当地农村比西欧的农村还要美,还要宁静。里加被称为“北方的巴黎”,当地人大多不愿意拉脱维亚与俄罗斯真的为敌,不愿意打破这种宁静,他们认为维持现状是最好的选择。正在柏林访问的拉脱维亚学者本迪克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拉脱维亚人对俄罗斯既恨又'爱',终归以前曾是一家人。如果西方与俄罗斯的矛盾激化,我们不愿意看到拉脱维亚成为战场。从经济角度看,如果西方和拉脱维亚的经济还缓不过来,很多人可能会倒向俄罗斯。毕竟拉脱维亚严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给。”
德国《电信政治》杂志15日的报道说,“中国成为波罗的海国家的B计划”,当俄欧关系紧张或经济不振时,这些国家希望把自己的农产品出口到中国。【环球时报驻俄罗斯、拉脱维亚、德国特约记者 汪嘉波 卓娅 青木】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