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 德军发起巴拉顿湖战役
1945年3月6日,德军集中了包括党卫军精锐装甲部队在内的精锐装甲集团,向苏军发起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
3月5日财政部提交的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国防支出将增加10.1%,达8868.98亿元。这是中国国防开支连续5年增长,但增幅为5年来最低。外界最关注的话题是,中国军费开支,尤其是增长部分到底用在什么地方?《环球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名军内专家。
军人待遇在持续提升
对国防费用最权威的注解来自两年一次的国防白皮书。白皮书中,中国国防开支的主要项目有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其中,人员生活费用于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和聘用人员的工资、保险、伙食、服装、福利等费用。训练维持费用于部队训练、院校教育、工程设施建设及维护和日常消耗性支出。装备费用于武器装备的研究、试验、采购、维修、运输和储存等。
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副秘书长彭光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防开支在这三方面应该同步增长,但重点倾向装备费用。他强调,“任何国家都把装备费作为一个重点”。
事实的确如此。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组成国防开支的三部分费用皆发生增长。2014年底,全军和武警部队工资进行调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高,知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此次调整中,一线基层部队人员调升幅度最大。对军人工资待遇提高一事,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曾回应,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强柱石。军人工资待遇保持一个适当的水平,有利于减轻军人的后顾之忧,激励广大官兵更好地履职尽责。
彭光谦解释说,军队人员待遇应该和社会发展相同步。此前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快,军队人员待遇增长较慢,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差距,这是一个欠账。
训练难度提升,成本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在解放军展开实战化训练的大背景下,训练维持费开支也进入增加进行时。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2013年中国军队共完成40场重大演习任务。2014年全军和武警部队举行了200余场师旅以上规模的实兵演习。此外,中外双边多边军演次数也出现成倍增长。2013年共举行17场双边、多边中外联演联训,201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31场。2015年度的演习数字需要到年底才会公布,但今年的演习规模会是空前。据《解放军报》报道,今年我军跨区基地化训练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标准更高,从4月开始将组织29个旅(团)赴6个训练基地和场区开展实战演练。演习数量、规模成倍增长,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国防费用支出也随即增加。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