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 硫磺岛登陆战役打响
1945年2月16日,美军6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12艘护航航母组成的火力支援编队,开始实施登陆前的预先火力
军事体育训练必须有刚性约束力
问:《纲要》对军人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有哪些刚性约束,这种约束的目的何在?
答:《纲要》中明确指出,推行军事体育训练与人事管理挂钩的相关政策,“士兵考学、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现役军官晋职晋级晋衔和调动,军队院校学员毕(结)业及授予学位、军队院校预备军官学员和地方高校国防生毕业入伍,义务兵选取士官、初中级士官晋级等,必须明确军事体育训练成绩标准。”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极大地加强军事体育训练的刚性约束力。
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新政策符合军事变革的现实需求,是世界军事强国的惯常做法。通过军事体育训练的刚性约束,必然会在军队人员的吸收录用、招聘、调配、使用、培训、交流、任免、升降等人事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激发官兵参与训练、努力提高训练水平的热情和动力。刚性约束政策作为一种激励机制,也是激发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举措。
问:《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使“官兵体质水平全面提高。体重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基本消除体重超标现象”,请谈谈这一规定的重要性。
答:的确,《纲要》要求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军事体育训练有益经验,着眼提高官兵体能素质和战斗技能,降低体重超标带来的健康风险,维护军人良好形象,在全军逐步推行军人体重控制计划,实行体重强制达标制度,把军人体重达标与晋职晋级晋衔挂钩。
这个举措充分考虑到体重不达标对军人形象、军人健康以及单兵战斗力生成的不良影响。没有好的体型不可能展现我军威武之师的形象,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完成高强度工作,没有良好的单兵战斗力做支撑很难完成作战任务。可以说,军人体重强制达标,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官兵的责任。
问:请介绍一下衡量体型是否合格的指标。
答:在2006年颁布的《军人体能标准》中,衡量体型是否合格的指标是根据年龄和性别,用身高分别减少不同的数值来计算体重,从而确定体型是否达到标准。即将推出的《军事体育训练与考核大纲》中采用了反映体型指标的BMI指数,能更为准确地反映体型是否符合标准,这是国际通用指标,也是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用的指标。这就使我军体型评价方式与国际和国内学校评价方式接轨,便于把我军官兵的体型状况与外军的体型状况和国内学生的体型状况做横向比较研究。通过对这些动态数据的分析,为我军今后修订体型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和硬件设施建设
问: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方面《纲要》有何规定?
答:由于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特征是身体练习,决定了军事体育训练必须遵循人体运动科学规律;此外,军事体育既包含了基础体能训练,也包括了实用技能训练;既涉及岗位适应训练,也设置了基础体能、实用技能与军事技能相融合的综合应用训练;同时,军事体育训练服从和服务于军事训练,需要与战斗力生成周期相适应,需要与军事训练实战化相适应……以上种种,决定了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建设在推进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现实要求。
加强人才建设,一是要按照热爱军事体育事业、训练成绩优异、管理组训能力突出的标准,选准配强军体参谋和军体士官;二是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优质教学质量,培养补充体育训练专业人才;三是要优化军事体育专业教学科研资源配置,依托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强化军事体育训练管理组训人员培训;四是要建立军事体育训练管理组训岗位任职资格制度,逐步推行军体教员、军体参谋和军体士官任职资格认证。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建设,要从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来源、培训途径和制度政策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和构造。
问: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部队建设的全面发展,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下一步,《纲要》还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答:军事体育训练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应健全军事体育训练保障机制,明确各级保障任务和责任;另一方面抓军事体育训练场馆等硬件建设,建立军事体育训练器材设施保障基本标准等。
目前,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条件与打赢信息化战争、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作战部队旅(团)级单位基本没有能保障连队成建制训练的室内场馆,贴近特殊作战环境的体能模拟训练场馆不足。军事体育训练条件建设的滞后,缺乏保障标准,投入力度不足,基本训练器材、训练场地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的开展。
考虑到训练条件是组织实施军事体育训练的物质基础,《纲要》针对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条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举措,建立了军事体育训练器材设施保障基本标准,通过训练条件标准化建设,使官兵的体能训练质量能得到保障,以确保全军的正规化建设水平。同时,重视整体规划推进,结合部队后勤基础设施整体建设计划,统筹军事体育训练场馆建设。
大力推进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创新
问:《纲要》对军事体育训练管理机构建设有何规定?
答: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是军事体育管理机构设置、领导关系、权限划分和管理制度等所组成的体系的总称,是军事体育训练的依托、保障与承载。
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当前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尤其部队没有编配负责体能组训的干部和士官,影响了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的质量效益。目前,我军除空勤和航天人员外,各部队组织实施体能训练没有专职岗位、没有编制员额,不仅团级单位没有军事体育训练的专职参谋,营、连分队也没有专门的军事体育组训士官。军事体育训练专职管理与组训人员的缺失,制约军事体育训练高效、有序地开展。要结合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总部和军兵种军事体育训练管理机构建设,部队训练部门配备军体参谋负责军事体育训练计划管理,营连分队配备军体军士长负责军事体育训练组织实施,逐步构建职责明确、关系顺畅、运行高效的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
问:如何加强军事体育训练荣誉体系建设,使军事体育训练充满生机和活力?
答:我军军事体育训练荣誉体系建设,是在充分继承我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针对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军事体育训练的激励机制。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军事体育训练运动等级制度,科学衡量军事体育训练水平的高低,激励广大官兵开展有目的性的体育训练。
举办军事体育运动会,检验官兵体能、技能、心理素质和战术素养,考量各参赛单位的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和战斗精神。
开展军事体育创纪录活动,激发广大官兵拼搏进取、争创一流的竞争活力。(丁增义 刘化迪)
(人民网,接受采访的专家有徐守华、陈勇、林建棣、周明先、刘卫忠等)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