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鹏院士:归国仅一年 量产中国首台军用步话机

2015-01-23 09:10:58 发帖人:南山逸风 参与评论()人

童志鹏院士:归国仅一年 量产中国首台军用步话机

为更好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电子工业,加强军用电子装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1955年,新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第十研究所在北京正式成立,后迁往成都。童志鹏作为技术骨干也调派前往任副总工程师,后升任总工程师、副所长等职。

为落实国防科技发展规划的任务,中央将研究所统一归属部队,童志鹏也第一次穿上了军装。回忆当年这段经历,童志鹏满心眷恋地说:“那是我最愉快的一段人生时光。部队非常重视科技人员,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科研环境。科研人员的建议有人听,科研上有任何需求,上级领导保证满足。聂荣臻元帅曾两次来视察十所,每次都亲自听取汇报,仔细询问科研上有什么难处,需要购置什么仪器设备。大家工作很有干劲,情绪高涨,每天晚上加班加点地干工作,也没有加班费,夜宵也仅是馒头配咸菜,那大家也都非常知足,毫无怨言。”

童志鹏率先研制的是新一代微波接力机和超短波接力机,所采用的体制、元器件、技术全部自行研制设计。由于需要适应我国复杂多变的环境、气象条件,加上原有技术资料较少,新一代接力机的研制几乎是从零开始,因而生产研制任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技术挑战和难以预计的问题。

新一代接力机要采用晶体管,但晶体管技术非常不成熟,制约整机系统的性能,给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大家常常无法分清到底是管子的问题还是系统的问题。

童志鹏在系统整机联试时总是能够听到莫名其妙的“喀喀”声。声音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怪声,童志鹏百思不得其解。整个系统已经排查检测了许多遍,仍然找不到原因。查一遍很费时间,童志鹏简直觉得自己焦头烂额了。渐渐,童志鹏发现“喀喀”声总是在联机测试开始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刚开机时并没有声音,童志鹏开始考虑是否半导体器件出了问题。上世纪60年代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讯接力机的半导体电子线路全部是技术人员通宵数月,在一张张白纸上手工设计绘制,人工调试,测试数据也往往是大家挑灯夜战,在草稿纸上涂涂写写算出的结果。经过长达数周的多次测试,童志鹏终于发现果然是终端设备的半导体器件出了问题,在线路设计时没有重视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器件遇热后性能不稳定,出现了“喀喀”声。

有了这次教训,童志鹏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器件的可靠性,就没有整机工业。

对于那些数不清的困难和挫折,童志鹏淡然处之,他常告诫身边的青年技术人员,“困难肯定是有的,这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找到问题解决就好,有的时候其实是现象复杂,但原因往往简单,不要放弃,再坚持一下”。

为满足国家对无线电通信方面的需求,从1957年到1965年,童志鹏主持完成了新一代军用电台、航空专用电台、航空雷达、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设备等众多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生产。他主持研制成功的地面微波脉冲接力机、代机载雷达等电子设备与系统,后来成为“两弹一星”电子系统的核心装备。

  • 日本艺术家Tanaka Tatsuya的小小童话世界
  • 中国第4艘万吨级071型坞登舰下水 距上一艘相隔3年
  • 普京微笑参观作战机器人 俄也打高科技战争?
  • 武警特战尖兵枪尖顶弹壳练就精湛射术
  • 各国军舰变冰棍大比拼
  • 歼31B“海鹰”隐身舰载机
  • 令人惊奇不已的医学3D人体美图
  • 瑞士摄影师用宠物猫与主人照片合成奇趣“猫脸人”
  • 美国揭秘:中国“战神轰炸机”最可怕之处曝光
  • 新054A舰1130型近防炮正面照:威风凛凛
  • 解密不一样的美丽:古代西方的标准美女
  • 收藏细节的大师 看马克·吕布镜头下的中国

战史今日

1月23日 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

1368年1月23日(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开始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