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 中日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
1941年12月23日,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日军投入了第3、第6、第40师团、独立混成第9旅团等,共约7万余人
现状解决
细看历史不难发现,1962年战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中方的战略意图和政策底线。周恩来1960年4月往访印度与尼赫鲁谈判边界问题,据赵蔚文所著《印中关系风云录(1949-1999)》,两人“进行了六次共17个小时的会谈,但未解决分歧。会谈中,中方曾建议‘双方相互接受东西两段的现状,并且组织一个边界委员会’来具体落实边界的划分。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在东段接受现实,在西段印度放弃对阿克赛钦的要求,也就是外界盛传的‘以东换西’的原则”。
在那次访问中,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六点建议,其中第四点是:“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应该照顾到两国人民对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的民族感情。”这实际上是清晰但又委婉地表示,中方同意东段以喜马拉雅山为界(“麦克马洪线”基本上沿喜马拉雅山脊线而行),但西段印方也应同意以喀喇昆仑山为界(即“新藏公路”通过的争议地区阿克赛钦归属中国)。
然而,当时的尼赫鲁和印度议会的政客们都坚信,无论是法理还是事实都有利于印方,因而盛气凌人,对中方的谨慎立场不屑一顾。
二十年后,邓小平仍力推毛泽东、周恩来的“以东换西”的方案,并将其称之为“一揽子”解决。197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时任印度外长瓦杰帕伊时,“原则地提出边界东、中、西三段‘一揽子’解决的办法,即中国在东段让,印度在西段让”(赵蔚文)。
另据前面提及的卡拉的新书,1980年6月21日,邓小平会见印度《勇士》杂志主编克里希纳·库马尔,就解决中印边界问题非常明确地表示:“一揽子解决。我的意思是依据实控线一揽子解决。如果我们双方都同意这一点,那么,这个问题一句话就可解决。我想你可以向甘地夫人转达这个信息。”
三天后,6月24日,新华社用英文发表关于中印关系的长篇评论,实际上就是披露邓小平上述谈话的精神。该评论说:“事实上,自从边界谈判开始以来,中方从未要求印方全部归还由老殖民主义者非法并入印度的领土,相反,中方建议,双方都要做出让步,中国在东段让,印度在西段让,以边境实际控制线为基础,一揽子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由此充分展示互谅互让的精神。”
然而,非常遗憾,中方持续20年的建议再次遭印方拒绝。对此,印度有不少知情者至今悔恨不已。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