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 中日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
1941年12月23日,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日军投入了第3、第6、第40师团、独立混成第9旅团等,共约7万余人
核实实控线的含义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不动武”,即必须用和平手段解决边界问题;二是“不过线”,即以地面控制现状为基础,在地图上协商画出一条双方共同承诺互不逾越的界线;三是“临时解决,长期搁置”,即把“最终解决”的难题留给未来,为此,1993年协定特别规定:“双方同意,本协定所提及的实际控制线不损及各自对边界问题的立场。”
然而,核实进程一波三折。据印度退休外交官兰吉特·卡拉新出版的《印中边界问题:寻求解决》(India-China Boundary Issues: Quest for Settlement, By Ranjit Singh Kalha, 2014)一书记述,双方在2000年交换了边境中段地图;但2002年交换西段地图时,发现认知差别太大,换图由此中断;到2005年,核实进程完全中止。
核实实控线停滞不前的原因恐怕是复杂的。据笔者个人观察,从印方看,“临时解决、长期搁置”并不是理想选择,印度不少战略精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综合实力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越是往后推,对印度将越不利。尤其是2005年中印达成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后,印方信心增加,意在“毕其功于一役”,从而对核实实控线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
从中方看,最近十多年来,民族主义思潮膨胀,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印关系在网络成为热门话题,一批热心的网民将“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称为“藏南”,把收回达旺视为志在必得的战略目标,担心一旦核定实控线,未来最终解决边界问题也只能以此为基础,“麦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将永远丢失。因此,确有民间战略家呼吁,中方应模糊现状,不给未来收回“藏南”增添障碍。
中印边境的控制现状是在1950年代基本成型的。在东段,解放军进藏促发了印方做出快速反应,于1951年前后把边境控制一举推进到“麦克马洪线 ”;在西段,中方在1956-1957年间修建从新疆连接西藏的公路,同时把边防管控推进到喀喇昆仑山脉。
然而,准确地说,目前中印边境的控制现状应该说是由中方最后决定的。中方是1962年战争的获胜方,在东段打到喜马拉雅山南麓,但而后又撤回到“麦线”以北,事实上允许印方继续控制“藏南”;在西段,中方全部拔除印方的43个前沿据点,固守这道防线至今不变。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