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12月12日,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建立“中华帝国”,改元“洪宪”。
即便如此,我们很好地坚持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但是,并没有看到共同富裕的曙光。这在逻辑上似乎就是不通的,是值得怀疑的。人们不由得诘问:缘由何在?通俗地说,这叫“收入分配不公”,简单说,就是制度设计出了问题。
第一,财富在国和民的分割上出了问题。一个社会的总收入,即通常的“国民收入”的分割,最大的也是基本的两部分,是政府和民众两方的所得。政府获得的部分,主要是税收,还有一部分是国企的利润上缴以及社会保险收益、土地出让金和其他各种收费。
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GDP的增速平均不到10%,但是税收的增速平均为20%,远远超过前者。虽然大家收入都在增长,而且总的增长还比较显著,但是,从结构上看,全社会要素努力增加的财富,更多地被政府拿走了。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中国人的税负,在世界范围内都始终处于前列。《福布斯》有一个税收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仅次于法国,排名第二。《福布斯》杂志的“税收痛苦”,是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险税(费)、商品税以及财产税等几大税种的最高一档名义税率加总得出的。2009年的数据,法国是167.9,中国是159。中国有关部门官员曾指其不科学。有人不无反讽地说,是不科学,《福布斯》看不懂中国税负中的“各种猫腻”,我们税负不是第二,而是第一,才科学。
土地出让金,在地方财政中的地位很高,甚至被称为“土地财政”。2010年后,每年全国的土地出让金都在2万亿元以上。但是,比税收增速更快的是各种收费项目,五花八门,没有准确信息。一般的估计是,政府收入中的收费额,大约是税收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方面企业是最有体会的。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明里暗里收费,无论是工商、卫生,还是民政、环保、交通、安监、教育,等等。
政府多收本身也没什么不妥,只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法国税收痛苦指数世界第一,但是,法国政府为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所以,大家并无抱怨。但是,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严重不合理,提供公共物品和社会保障不足,不但大量提供私人物品,如“经济建设费”,而且即使在貌似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中,很多是不合理的“三公”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方面产生的消费。老百姓形象地说是:公款旅游、公款购车、公款吃喝。,并没有实际提高公众的福利水平。税收还是“取之于民”,而且取之过度,有竭泽而渔之势,但不再是“用之于民”了。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