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 日本轰炸机炸沉两艘英国战列舰
1941年12月10日,英国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反击”号在关丹附近海域,被日本陆基轰炸机
欧亚次大陆的中国雄心
欧亚次大陆,在地缘上连接欧亚,乃是一个枢纽,如果它能整合,就可突破近代海权主义的封锁,成为21世纪新陆权主义的主体,有利于世界的多元发展。
古代在“大航海”之前,基本上是陆权时代,欧亚次大陆往来频繁,商旅四通八达。尤其在成吉思汗及帖木儿时,由于军事的整合,人员的流动及商贸更显繁荣。因此古代遂有了“丝路”的说法。
“丝路”是个很有弹性的概念,它的定义有广有狭。狭义的“丝路”是指从地中海东岸到中国的漫长通路,它可分为西东两段。西段是小亚细亚到南亚的印度和中亚的阿富汗这一段,它也有陆路和水路之分。水路是从西亚经伊朗,进波斯湾到印度,当年的马可·波罗和伊本·巴图塔(Ibn Battuta)即走过东段的水路和陆路。至于东段,则是指阿富汗及印度到中国的那一段,它有两种走法。一是由中国的泉州和广州出海,经过南海,而到南印度,或经印度洋入波斯湾,当年西晋的法显,马可·波罗的回程,以及巴图塔都走过。另外一种走法,则是由中东出海,经印度洋入孟加拉湾,走山路入缅甸到中国的云南。中国元朝时许多阿拉伯人就是这样进来的。
但现代意义的“丝路”已经有更广义的说法。近代学者专家已将欧亚大陆和次大陆的往来视为一个专题,只要它的交流经贸孔道,包括西亚、东非、南亚、中亚,以及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多边互联,都视为现代丝路。因此,从中国到俄罗斯这一块“欧亚陆桥”是“丝路”,从中亚经伊朗到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商路也是“丝路”,因此现代的 “新丝路”已成了一个新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概念!
欧亚次大陆,在古代曾是一个商旅发达的市场,尤其是穆斯林有极好的经商天赋,这个次大陆是有复兴的基础。
欧亚次大陆,在地缘上连接欧亚,乃是一个枢纽,如果它能整合,就可突破近代海权主义的封锁,成为21世纪新陆权主义的主体,有利于世界的多元发展。
北京在新一届领导层产生后,显然对欧亚次大陆这一块已有了新的策略思维。这一块在美英主宰下,早已被边缘化,到了近代,美国甚至以反恐为名,对欧亚次大陆擅自动武挑拨,使这块土地长期无法进步发展,中国显然认知到,它可以透过经济力的整合,促进这个地区的发展,争取这个地区成为新的盟友,用新的陆权来平衡更多美英的海权。因此“新丝路”的提出,可以说是习近平时代中国全球策略重大的尝试,中国将参加世界格局的重新编定。美国以“反恐”的军事力为手段,意图控制这个区域,使它四分五裂;中国则希望透过经济的合作使这个区域和平发展,臻于稳定,中国等于对这个区域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更好的选择。
因此,自提出 “新丝路”的概念后,习近平在这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邀请了孟加拉、老挝、蒙古国、缅甸、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巴基斯坦等7国领袖举行了与亚太峰会无关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正式宣布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即所谓的“一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所谓的“一路”)。习近平并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将强化“一带一路”的交通建设,致力于这个区域商务通道的建立。我不喜欢替谁歌功颂德,但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的推动,却使我产生“谁说中国没人”的感想。
欧亚次大陆自从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后即告没落,并在西方海权帝国的支配下搞得四分五裂,长期无法发展。这个区域理应复兴,但需要几个区域大国出来促成。中国、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等国若能在经济上合作,不在宗教和意识形态上做文章,就会有利于经济区域的形成,进而扩大经盟,形成区域意识。
近代各大洲,除了西欧、澳洲、北美经济和政治整合良好外,最近整合得不错的可加上拉丁美洲、东亚大陆的中国、南亚大陆的印度,整个欧亚次大陆及非洲则仍有待努力。中国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世界,开始主动扮演整合欧亚次大陆的角色,这的确是21世纪最大的变化。(南方朔)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