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
1941年12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发布文告,正式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宣战。1937年中国政府并未正式对日宣战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1月27日发表金达尔国际问题学院的研究生和维基战略网站的实习分析人士阿米特·R·萨克塞纳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印度急需国防现代化》,全文编译如下:
对于印度军队而言,军事现代化可能是以前团结进步联盟政府留下来的最大疮痍。从无数采购丑闻到政府无力促进国产武器研发,印度的国防发展可谓处于最低点。空军主力部队一团糟,海军首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仍未投入使用,陆军的“未来步兵系统”项目依然没有确切的执行时间表。与此同时,印度还总占据着全球武器进口大国排行榜的首位。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可能会对外来威胁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但如果他要履行自己的言论,就需要把加强军力作为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其中第一步需要采取的举措就是让印度军队现代化。
印度人民党的竞选宣言承诺要加强该国的国防基础。这使印度军工行业受到很大鼓舞,给人们的印象是新政府要保持军队的高水平战斗状态,并因此完善采购政策,让国防工业私有化以加快军事装备国产化的步伐。但是要建立一个稳固的军事工业基础和国产化的快速通道,印度政府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来引导这方面发展。但确切讲,印度缺少类似的国防白皮书或者长远战略,该国的国防关注点通常都是短期的。
IHS简氏信息集团最近的报告称,印度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四大军费开销国,仅次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如果印度政府到那时候再考虑一个大的战略来避免过度消费和指导未来发展方向,它将备受批评。
海空军地位下滑
一直以来,印度都把巴基斯坦视为自己防务的中心,并在北部边境部署了大量军事力量,尽管巴基斯坦显然不会给印度造成任何常规威胁。印度政府没能足够重视中国和印度洋地区,更重要的是它也没有关注网络活动以及空间探索,这都招致了很多的批评之声。中国和巴基斯坦在不对称战争方面有巨大进步,看看这两个国家是如何分配国防预算以及领导层是如何做决策吧,相比之下,印度政客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在努力阻止本国发展必要的军事威慑能力。
新政府的国防预算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78%,占中央政府全部收入分配的12.76%,比此前团结进步联盟政府在2014年2月做出的临时预算高出约12%。但这还是低于印度一直以来给军队设置的2%上限,这是印度国会的传统。但真正令人担心的是这笔钱如何在各军种之间分配。国防预算的约53%已拨给陆军,24%给空军,17%给海军,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5%,而军需品生产商管理委员会只得到1%。而三军中,陆军得到的拨款数目升幅最大,增长了19%。海军预算只增长了3.5%,而空军的份额还降低了5.6%。相比之下,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得到的实际拨款倒是增加近60%。换句话说,政府依然是老套路,并没有改善安全政策来应对人们目前越来越关心的各种问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印度政府增加1.62亿美元的国防开支来发展边境地区的铁路系统。
本土军工步履维艰
印度最高军事科研机构的低下效率几次三番被曝光,但毫无改进迹象。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一向以未能在生产制造期限内完工和成本超支而著称,在60岁生日之际,它实在没有什么可拿出来展示的。印度“光辉”轻型战机计划和综合导弹开发计划就是该组织存在问题的最好例证。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都不是因为资金太少的问题,各届政府给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拨款总是特别慷慨大方。2014年的财政拨款中,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预算从9.67亿美元增加至15亿美元,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增加最多的一次。其原因还有待揭晓,究竟是领导层头脑发热还是要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新上限较劲?
虽然政府已经把国防领域的外来直接投资上限从26%增加至49%,但还是不足以引领印度国防业走向繁荣。专家们称,鉴于新的投资需要政府许可,唯一具备优势的是现有的中型跨国企业供应商。由于外国企业无法对在印度当地的合资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印度国防市场依然对大型的外国国防公司缺乏吸引力。
仍沉迷于陆上战争
今年早些时候有一起有趣的辩论,就是政府是否应该花97亿美元在东部边界部署一支山地警察部队,主要是增加对在西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慑力。虽然这一想法一直在酝酿中,但是当中国人的越境入侵增多之时,前者让人们感到只是短期解决问题的仓促决定。印度陆军是全球拥有步兵最多的陆军之一,似乎没有必要继续增加兵员。
海军少将拉贾·梅农呼吁印度政府多投资以增强海军实力,来应对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主导印度洋将会给印度政府带来很大优势,因为中国政府目前的能源依赖非洲,而印度洋是其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但遗憾的是,要建立山地部队的想法表明,强化海权的思想还没有出现在印度政治家的脑子里。
与西方军火商交恶
紧密且务实的军民一体模式应该是每个政府的核心。但不幸的是,在印度,现实显然不是这样的。尼赫鲁的“国防安全事宜大于军队编制”的政策影响至今,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央政府不愿意设立军种联席参谋长一职。三军总部与国防部的关系疏远也导致了工作重复、效率低下、手续繁琐等痼疾,而通常这些情况的结果就是陷入僵局或互相指责。
在团结进步联盟执政时期,外部采购可谓一团糟。特别是由于当时的国防部长安东尼的偏执,令印度多次错失对国防有积极影响的良机。把一些可能有轻微腐败(多数未被证实,比如关于购买鲉鱼级潜艇项目的腐败指责)的企业列入黑名单,结果导致了其他采购受挫(比如向日本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购买US-2I水上飞机,而该机使用了劳斯莱斯的机器部件,而后者就在被禁的黑名单上)。由于印度的这一做法,莱茵金属等很多著名国际军工企业断绝了与印度的往来。
到头来,印度的武装部队装备不足,采购时间表也总是没有具体日期地不断延长,成本随之增加。
印度军事发展的糟糕局面是一个整体问题,是由于近十年来的管理不当、结构局限,决策失误和政策过时所导致的。基于此,我们期待现在的印度政府在一夜间扭转现状不太现实。但是,地区和全球紧张形势都容不得莫迪政府继续缓慢调整。这就是说,新政府必须把军事现代化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才能让印度领导人获得他们一直在谋求的战略主导。(编译/李伟杰)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