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第一次靠港时,我有幸负责它的舷梯架设。我当时信心满满,因为我在岸上已经反复练了无数次,将舷梯吊上来再吊下去。当航母稳稳停靠后,我突然发现,由于没考虑到涨潮和落潮的因素,吊车的位置离航母太近了,吊车臂展不开。于是,我们重新移动吊车的位置,重新选址,重新固定。
接下来就是“穿针引线”的工作:吊车发出轰鸣声,牵引着笨重的舷梯缓缓升起,向着航母的对接舷梯口缓缓靠近。这相当于吊车拴着“引线”,穿进航母舷梯口这一“针鼻儿”。悬梯吊起来后,要保证相对平稳、直线地移动过去,才能快速与航母舷梯口的缝隙对接。
这非常考验操作功力。战友们站在舷梯周围扶着,确保吊在空中的舷梯不会来回摆动。我紧紧盯着航母舷梯口的位置,稳稳操纵着吊车的手杆,慢慢地靠近。“还有20米,还有10米……”“对接上了!”舷梯架好后,航母上的战友开始陆续走下舷梯。
巡逻警戒:扎好栅栏防蛙人
□讲述人:常伟
一得知航母将要停靠我们港口的消息后,我们就开始提前组织港内警戒。早晨,太阳还没升起,我和战友们就已起床,准备妥当后,拿上昨晚准备好的干粮,乘车出发,准备执行今天的警戒任务。
我和队员们分成4个小组,一组在港区防波堤的尽头警戒瞭望,那是航母进入港区的大门。所以我们开玩笑说,他们这组是航母靠港的第一批欢迎者。第二组驾驶快艇在附近的海面巡逻,以便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第三组则登上港内最高的信号塔,瞭望警戒,监视区域内的一举一动。
我和另外3名战友则来到航母码头,负责布设防小艇蛙人袭击栅栏,它能够有效防御水面小艇和水下蛙人的冲击,是保障航母安全的重要设施之一。
可是,在水面布设栅栏可不像在陆地上那么简单。我们驾驶小艇在岸边等待,系带缆、舷梯架设完毕,航母上的战友开始陆续走下来后,我和战友们才开始忙碌起来。岸上的战友将一节一节的栅栏慢慢放到海面,我们要将栅栏连接固定,按照既定位置摆放好。
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上,栅栏和我们都被涌浪冲击得左摇右晃,想要把它们连接到一起真不容易。终于,在我们两艘小艇的默契配合下,数百米长的栅栏铺设完毕,在航母周边形成一个漂亮的弧度。
现场指挥:穿越迷雾重重,航母安全靠港
□讲述人:乔艳鹏
航母第一次停靠母港,我负责现场指挥。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紧张。早上很早我就起了床,一遍遍像过电影一样重复着指挥的步骤:解带缆、舷梯架设、污水管接设、油污水接纳、淡水接纳、电缆架设、码头警戒、码头秩序维护、海上警戒。
那天的雾很大,能见度只有二三十米,当航母在离码头50米的地方停下时,我心里很忐忑:全是大雾,航母到底在哪儿啊?
于是,我就用对讲机呼号:“16舰、16舰,我是军港管理保障队,收到请回答。”“我是16舰,军港保障队请回答。”对讲机里也能听见,但就是看不见。
随后,一根橙色的缆绳垂了下来,我当时站在舰艏带第一根缆绳的位置,第一反应就是该拖缆艇上场了。按照我们约定的带缆频率,我指挥拖缆艇靠上前去,紧接着是舷梯架设。因为航母在水中随着潮涨潮落会晃动,再加上雾大,难度不小。
我不断通过对讲机与码头驾驶吊车的司机和航母上负责对接的战士协调……就这样,我在一线,跑完这边跑那边,一直到航母安全停靠在我们港口。回到办公室,我一看,那一天,我接了150多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