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鹰垂尾的变化也挺有意思,以前的类似F-22的梯形垂尾让人感到垂尾面积挺大,按照F-22要保证大迎角和超音速巡航来看,鹘鹰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考虑。现在新版“鹘鹰”战机的垂尾调整成类似F-35的样子,而F-35在实际飞行测试中能够达到50°以上迎角,这说明F-35的垂尾能够保证大迎角时的航向稳定性,而F-35的垂尾向后掠,这样垂尾的力臂变大,垂尾的面积就可以减小,其结果是能够降低垂尾重量。前面谈到鹘鹰机体加长,那么着意味着机身航向稳定性方面需要调整,正好后掠的垂尾能够增大力臂确保大迎角航向稳定的同时可以减小面积(进而减少重量),所以也就做类似调整。
最后就是大家或多或少知道的,就是机翼、垂直尾翼切尖都在隐形和气动方面带来好处,而机身侧面凸起的棱边被“淹没”还带来雷达反射变小的好处。除了主翼,平尾,垂尾都进行了切角更有利于隐身和减重外,全新歼-31的还采用了一体化座舱盖,锯齿形尾喷口等进一步优化隐身性能的设计。总之,新版“鹘鹰”战机说明的变化更多体现在其背后设计方向的调整,大家看到的调整是必要的,也是比较直观能够看出来的,而截面积增加等的变化,对新版“鹘鹰”战机来说意义更为深远。
总体来看,新版“鹘鹰”战机在外形上针对隐身和高速性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如果本届航展上的这个新版“鹘鹰”战机模型能够转化为实机,那么其隐身性能将得到大幅提高,极有可能与综合性能更优秀的歼-20一起,成为共和国蓝天的守卫者。在此基础上,新版“鹘鹰”战机还可以做为一个基础较高的通用平台,将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发展出不同的型号。(来源:航空网 本文特别感谢超大军事 TSQ对文章的贡献)(新浪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