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普京在意大利米兰参加乌克兰危机相关谈判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国际油价继续维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太长时间,全球经济可能会因此崩溃。每桶80美元的价格不符合任何大玩家的利益,这个价格水平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反之,中国最乐意听到国际油价下跌的消息。因为油价下跌使得中国可以动用货币政策来避免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无法达到政府高层设定的7.5%的目标。从中国的角度看,油价下跌至少会让国内消费者受益。
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关键原因就是中国对石油需求的降低。由于中国经济自今年7月份起就已放弃了保底式的“强刺激”,政府高层不再大手笔花钱对房地产投资高台跳水强行进行对冲。中国需求的变化,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造成了冲击,油价正是其中的一个突出案例。
从2013年9月起,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日均进口的石油达到630万吨,超过了美国的624万吨日均石油进口水平。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0月15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控制能源消费,到2030年中国约75%的石油需要靠进口。到那时,中国每年要消耗约8亿吨石油,比中国2013年消耗的石油总量高出约60%。
与中国不同的是,由于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加,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进口的石油数量减少,过去三年的进口量至少下降了20%以上;而过去五年,美国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均显著增加。国际能源署预测,美国可能在2020年前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产油国,并可能在2035年前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如果国际能源署这一预测变为现实,将大大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届时,无论中东、非洲等盛产石油的地区如何动荡,对美国的影响都将逐渐减少,而对中国的影响却将与日俱增。关键是,中国将会更直接地卷入中东、非洲的政治纷争,进而加入到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在这些地区的角逐。
伦敦大学国王政策研究所主席尼克?巴特勒上月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中国将主宰世界能源格局?》的文章称,要把握世界能源市场今后20年的发展趋势,必须以中国为出发点。
企业、银行家、投资者,还有其他任何密切关注能源行业的人士,必须把注意力从欧洲或美国本地的形势转移开。与一个即将到来的重大变化——中国将成为能源产业各领域的主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