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佩昌:胡教授,是这样的,你这个是出于公心,如果要是大家都是出于这种公心,所有的教育公平也好,所有什么都不成问题了。现在关键是私心太重,这个私心重是因为,比如说一个学校在这个地方,比如在北京也好在上海也好,那个地方集中了很多的权贵很多的官员,如果你要不把指标拨放在这个地方,那如何解决这些子女的问题呢,所以唯一的办法只有不公平,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现状,维持现状。
胡星斗:你这个说的是对的,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中国的这种特权力量太强大,甚至中国的不同的城市它是按照特权等级来排序的,像北京、上海像少数城市它是属于第一级别的、最高特权的,另外的一些城市它的特权就要少一些,这个依此类推的。最主要的中央领导干部都住在北京,大量的优质的教育资源等等,那肯定就投放在北京了,省里面的领导就住在省会,主要的省里面的资源就大量投入省会。所以我们以前就看到有很多报道,某个省机关的幼儿园一年给他财政拨款好几千万,他们就享受特别优厚的待遇,但是农村的一些小学可能几乎没有经费,所以这样的一种特权制度要打破,但是要打破这个特权制度其实又很难,他可能与整个政治体制有关,因为整个的我们政治体制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是一种特权等级的制度,这个可能又有赖于其他的方面的一个改革的推进。
杨佩昌:实现教育公平能减少1/3的移民数量
主持人:我们刚刚也提到外地小孩来北京考学的这样一个事情。前段时间也报了这样的一个新闻,说一个在北京上学的外地孩子不能参加北京的高考,但是他办了移民有了美国身份之后,反而高考还能加分,这不免让很多家长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就说如果说打破这个户籍制度,提倡这个教育平等的话,是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限制教育移民潮呢?
杨佩昌:这个我个人有个估计,如果说教育能做的平等的话,我估计这个移民潮至少能减少三分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说,因为我对北京那些国际学校或者说各个学校里面开国际班比较了解的,那这相当一部分人是属于那种,比如说在北京他没有户口,孩子又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但是他在北京可能上了初中了,或者是上了高中了,然后上完之后突然发现到高三之后他没地方高考了,假如他要回去户籍所在地,可是那个地方又有个规定说你没在我那个地方注册几年,你还不能参加高考,可能有这个问题。即使你能回到原居住地参加高考,这个分数很高,或者说他们学习的内容跟高考的东西已经脱节了,所以他已经没办法回当地去高考了。既然回原籍高考是没多大希望,在北京又不能参加高考,怎么办,第三条道路就是参加所谓北京这种国际学校,或者是中学里边办的国际班,这种班不以高考为目的,直接就是学完三年之后就直接送到国外去,美国也好英国等等那些国家学习去了,这是一个很无奈的选择。这个户籍制度实际上应该说这是我们国家必须要打破的一个制度。这个制度限制了人员的自由流动。这是我们讲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自由的资金、自由的技术、人员,还有资源各方面的自由的流动,你没有这种流动经济谈何发展。所以未来中国经济继续再进一步发展,要想真正说未来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我觉得取消户籍制度也许是一个其中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