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题为《关于东亚的合作安全》文章,内中说道“大小国家都要相互尊重,大国不能轻视和欺负小国,小国也不能肆意侵犯和挑衅大国。”
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这样一个“大小”的对比,一下就把中国放在很多国家的对立面。因为“大”确实是中国和周边多数邻国之间最明显的不同。当中国说“小国不要无理取闹”的时候,尽管你强调的是“无理取闹”,但别人看到的是“大国”在喝斥“小国”。
是非暂且不论,周边其他国家会因为你的提醒而下意识地把自己归到那个“小国”的范畴里去。这是“身份认同”的规律,只要做一个换位思考就行了。这样下去,至少在中国国内媒体的语境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关系)迟早会变成“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大小关系)。而大小关系绝对不会带来平等的朋友关系,这一点现在也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南沙填海
有人会说,正是那些小国首先把中国说成是一个威胁他们的大国,是他们先用了这个大小之别,想给别人造成“大欺小”的错觉。我相信,在东南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力量的对比下,这确实是一些国家的话语策略。但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么中国口口声声“大国”“小国”不正是掉入了他们的话语陷阱吗?
还有人会说:不管中国承认不承认,中国的块头就是一个大国。这也是近年来见得比较多的一种说法,听上去好像是“实事求是”的意思。要反驳这种说法很容易:你听到印度在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当中自称“大国”了吗?你听到俄罗斯在和东欧和亚洲邻国打交道时自称“大国”了吗?在和乌克兰的冲突中俄罗斯非常强横,但我记忆中好像它从来没有说这是“小国”在给“大国”制造麻烦或者是“大国”在“教训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