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一个寒冷的早晨,有人在老北京明代城墙的东便门角楼下发现了一个美丽的19岁英国女孩被肢解的尸体。她的心脏被挖了出来,脸被刀划破了。她的头在西边,脚在东边
沿着墙后走,你能看到1903年在北京修建的第一个美国大使馆漂亮的办公处。前不久,这里还是布鲁宫法餐厅——大厨丹尼尔·布鲁(Daniel Boulud)的餐饮帝国在中国的分舵。不幸的是,这家餐馆12月份关门了,因为布鲁和他的中国合伙人出现了分歧。
到此为止,帕梅拉·维尔纳不再和漫步有关。但是请继续走到美国大使馆,因为它十分醒目,像是1903年把华盛顿的一个建筑搬到了中国首都,当时使馆区在义和团运动之后开始重建。
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居住的美国人乔治·凯茨(George Kates)写道,“每个使馆的建筑……看起来都像是从自己的国家整个搬到了中国。”美国大使馆是“宏伟的殖民主义复兴风格”,所用的木材是从美国进口的。砖石是在这幢大楼的设计师、美国政府建筑师西德尼·H·尼利(Sidney H。 Nealy)的监督下在北京制造的。
为了弥补不能在布鲁宫法餐厅用餐的遗憾,你可以在美国大使馆旧址旁边的花马天堂云南餐厅享用一顿美味、清淡的云南美食。
有时游客们会怀念帕梅拉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北平——街边小贩、人力车夫、白俄黑帮、勇敢的斯诺夫妇和固执己见的传教士。但是在如今的胡同里闲逛,看着街坊邻居们下象棋;在老使馆区的林荫大道上漫步,体味国家安全局上空坟墓般的宁静,你似乎还能从中感受到旧时代的一丝气息。帕梅拉被害案的谜团也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