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民调设计的面向颇多,主要聚焦于台湾的不同世代间、以及不同政党立场者之间,对于两岸认同的想象、对于大陆与其它外国相较之下的情感,以及当两岸在面临包括战争爆发等各种情境下,民众心目中的优先价值为何?
而第二个层面,则是台湾年轻世代,对于自身能力与大陆同侪相较时的冷静认识。在现今四十岁到六十岁者所主导的台湾媒体话语中,他们总想象、归纳着:相较于大陆年轻人,即便台湾年轻人的刻苦、韧性或许不如彼岸,但台湾年轻人的“创意”和“国际化”能力仍略为领先。然而,在过去十年间,经过两岸年轻世代的在线上与线下实体生活中的频繁往来、在各海外留学国的大规模遭遇、以及近年来各自步入商场业界后的偶然交手或并肩实战后,台湾年轻人亦清楚地知道,所谓的“创意”和“国际化”能力,绝非仅有自己能凭恃、而对岸年轻人怎么摘都摘不到的桃子。
在网路上、在校园内、在国际交流活动或产业竞合中、甚至在各种外国影集的翻译字幕组里,台湾年轻人都越来越能体会到,所谓的创意禀赋和国际化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资质、特长和努力,而与出身于何处的相关性越来越低。基于此,台湾年轻人也并不如台湾的壮年与年长世代当初那样,在两岸于80年代末期恢复接触、90年代大陆市场开始向台湾开放时,见证过、享受过一阵子台湾人因其特定的时空历史条件,相较于大陆同辈人所具备的若干禀赋优势。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何以在前一阵子的反服贸学潮中,崛起中的大陆市场,被主导政策方向的五、六十岁世代,视为台湾人可以放手驰骋、一马平川的蓝海;但在台湾的年轻世代眼中,却未必会认为自己和大陆同辈中的优秀人才相比,有什么必然会胜出、必然能打赢的先天条件,更别提大陆市场中除了个人条件以外的“拼爹”因素和人脉较劲。既然如此,在年轻世代心目中,两岸还倒不如继续维持一定程度的贸易壁垒,使井水与河水的互相渗透,可以再往后延一延;并认为这样至少能使海峡这头的台湾市场,继续维持自己从小熟悉的那个样貌、那一套规则,不必与汝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