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篇名为《无法到达的新闻现场》的分析文章中称,“几乎所有的干货都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路透社、BBC等英美媒体挖出来的,它们的报道真正对马来西亚形成了压力。”
新华社该文,就《无法到达的新闻现场》这篇文章之观点予以分析。但客观地说,该文意思比较模糊。
从字面意思来看,新华社该文肯定了马航事件中国媒体的兢兢业业,但在应对牵涉国际、多方的综合性突发事件时,采访突破口与能力都有待改进。接着,新华社文章笔锋一转,将中国媒体在处理国际性事件的能力不足归因于综合国力——主要是核心技术。再接下来,就4月5日中方媒体发布“频率37.5kHz每秒一次的脉冲信号”的消息受到英国前国防部顾问迈克尔·凯的指责有些不能接受,但对原因没有继续分析。
新华社认为媒体效率与综合国力有关,但是将综合国力归于在特定事件中掌握核心技术的程度,虽不完全错误,但至少不够全面。虽然在此次马航事件中,核心技术决定了媒体效率,但并不能就此将媒体效率直接归因于核心技术。
此外,新华社文章认为中国虽然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按照该文的意思“综合国力”显然不是第二,那么综合国力怎么估量,新华社没有说。新华社直接将综合国力过渡为核心技术,显然,这是不相等同的概念。所以,就评论《无法到达的新闻现场》这篇文章与中国媒体专业能力来说,新华社该文之逻辑比较混乱、意思比较含糊。
看了这样一篇文章之后,让人不由得想问,新华社就凭这样的文章质疑中国媒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