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则”的,将始自1976年的全面禁止出口武器政策全面颠覆。
有媒体曾提出,日本之前的军用装备之所以价格昂贵,是因为产量太少,分摊的生产线、工艺成本以及人员维持的成本过高。一旦日本军备对外实现大批量出口,成本会大幅降低,甚至会低于欧美产品——日本汽车相对欧美产品以价格便宜著称,这表明善于精打细算的日本企业在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殊不知这种假设缺少可比性。各国武器基本都是在本国量产降低成本之后才实现出口的,除非是专门设计的出口装备,否则希望找一个“冤大头”买家来承担降低成本的初期投入的设想多少有些天真。日本轿车确实比起许多欧美轿车价格便宜,但这更多的是日本缩减车辆配置的结果——使用低价低性能的喇叭、使用成本低功率小的引擎、减轻车身甚至取消结构加强部件。这些措施对汽车来说往往意味着安全性的降低,对于武器来说则是性能的直接缩水,这是买方所无法接受的。
至于“产量增加后成本低于欧美产品”则更是捕风捉影,日本战后的军事工业从来就没有为大规模生产武器做好准备。尽管不断有人用诸如日本汽车产量巨大,汽车生产能力换算后可以生产多少坦克的说辞危言耸听,但现代坦克与汽车的制造工艺已经完全不同,根本无法换算,想用加工几毫米厚铝板、4缸汽油机的小轿车生产设备和工人队伍来加工数十毫米厚的钢装甲或者12缸的重型柴油机在技术上根本行不通,更不用说现代装甲车辆所独有的炮钢、复合装甲。电子火控系统等等子系统的生产了。
日本自战后至今,坦克产量每年平均只有50-60辆,即使冷战高峰时期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坦克的产量又进一步下降,甚至一度跌至每年几辆的水平,大量的熟练工人也必然在这一时期流失,即使努力恢复,每年几十辆坦克的产量也已经是其产能极限了。用这种工业能力同年产坦克数百辆的中、美、俄等国家比较“降低成本”,不吝于异想天开。
不先进,买不起,造不出,光是这些就足够日本武器出口商头疼一阵子了,不过比起国际武器交易市场上的“潜规则”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