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了一篇题为《两岸统一应采用新模式》的访谈文章,访问对象是被海外人士称为“中国大陆杰出思想家”、在学界被誉为“思想高度解放”的学者高放。
第三,除了以上两点的实务层面的原因之外,在操作层面,克里米亚公投给中国的外交政策多少会带来影响。中国奉行了60多年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外交之本,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石。今年正好是这一原则提出60周年。然而乌克兰问题似乎让中国处境有些尴尬。
虽然中国外交高层对此事进行了原则表态,但西方媒体依然对中国的态度进行了揶揄,认为中方并非不偏不倚,一句外交部发言人所言的“事出有因”其实暗批的还是西方,倾向的还是俄罗斯的立场。
如果这次被西方广泛指责的、由俄罗斯操纵的克里米亚公投结果出炉,中国表态是“支持”的话,可能会让西方媒体的质疑声音更大。也如此前分析的那样,对本国未来的利益而言似乎也没有太多好处。如果中方表态“反对”,当然会让俄罗斯不爽。
因而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一个可能是中方依然维持“中立”的外交表态。即使如此,肯定还是会被人读出一些不一样的味道。而普通中国人关心的并不是这些外交辞令,只希望官方表态不要给本国未来的施政、给老百姓的利益带来影响。
当年科索沃宣布“民族自决”独立后,中国曾表态:支持通过谈判妥善解决科索沃地位问题,反对采取单方面行动和强压解决的做法。实际上是表达了不赞成的意见。虽然科索沃与克里米亚在性质上不能完全等同,但同样是分裂所在国的行为却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因而中方最可能表现的态度,或许是仿效针对科索沃问题的表态。鉴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因而此种说法会让中国多少有些尴尬,但这或许是既能维护国家利益,又能平衡各方关系和国际关切的讨巧办法。
此外,应该谨慎乐观的是,中国和乌克兰局势不同,和即将举行的苏格兰公投情态也不一样。中国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包括自治区在内的各省级行政单位没有独立的因子;中国的宪法以及相关法律也没有给某个地区以公投独立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