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斯大林统治期间,针对中国遗民的清洗也开始了,在海参崴城内的几十万中国满族、汉族几乎全被杀或强制迁移,后迁至的朝鲜人也被全部迁走。
在西方反对、俄罗斯支持、克里米亚人执拗的背景下,这个扼守黑海要冲的乌克兰“自治共和国”抛弃了所谓“自治区”的外衣,终于露出了民族自决的真容。对绝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或许只能作为看客关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但是对官方和学者来说,克里米亚公投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小觑。
克里米亚公投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的所谓国际法依据是“民族自决”权。相关资料显示,克里米亚的民族构成比较复杂,俄罗斯族占58%,这也是支持公投的绝对势力,鞑靼族、乌克兰族等8个少数民族对俄罗斯印象一般,甚至恶劣,因而抵制公投。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投法理的“民族自决”或许只是俄罗斯族的意志,不能代表克里米亚所有民族。
中国官方媒体曾经这样解释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其范围有严格的界定,即只适用于殖民地、非自治地、暂时托管地,一些被其他民族和国家兼并而原本就是独立的民族和国家,以及由于种种原因存有归属争议的领土;但不适用于历史遗留问题,不适用于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和地区问题。之所以从乌克兰想到中国,是因为俄罗斯。
有史以来,中国人从未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公投,更别提对领土问题举行公投。仅有的一次所谓公投是被外力操纵的结果,至今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能和不应承认的。1945年10月,在二战后流行的民族自决的口号下,外蒙古举行了一次公投,以97%赞成,3%弃权,无人反对的结果正式宣布脱离中国。此后这个国家辗转反侧数十年,和中国本土的关系若远若近,甚至兵戎相见,给中国北部安全带来过极大威胁。那次所谓的公投在很多史学家看来只能用闹剧一场来形容,是表面上打着民主的旗号,造成了中国的国土分裂的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