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问题中国人关注度并不太高,加之目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八届三次中央全会正在北京召开,身为中央委员的中国外长王毅留京开会,因而中国其他高级外交官参与“大国外长”会谈。
中国的立场用官方的话语体系来说就是:“伊朗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同时也应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而伊核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通过对话、谈判等合作手段……中国不赞成对伊朗的单方面制裁。”简而言之就是伊朗可以进行有限的浓缩铀活动;伊核问题不能导致“战争”;西方对伊朗在石油等问题上的单方面制裁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利益。换句话说,“非战”和能源保障,是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根本利益。
正因为六国对伊核问题的态度存在各种不同的范式,因而伊核问题的解决一直充满坎坷和悬念。如今随着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上台,对西方释放缓和信号,伊核问题确实出现了积极迹象。在外国媒体的眼中,“大国外长”聚会很可能就伊核问题达成两步走的战略协议——第一步,伊朗在一定过渡期内实施有限的浓缩铀,西方开始缓和制裁;第二步结束过渡期,伊朗的浓缩铀计划置于国际强有力的监督下,使之完全没有可能用于核武器生产,西方制裁逐步解除。
客观而言,虽然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角色并不突出,立场也可能并不为西方认可,西方媒体也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不过从这个可能实现“破冰”的方案上来看,里面确实体现了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并且完全满足了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利益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