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摄于1951年10月23日,当时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休息时,毛泽东从主席台上下来,与政务院文教委员潘光旦交谈。潘光旦上大 学时因体育事故摔断了
本以为将永久保守毛主席警卫身份秘密的奉孝同,不曾想到在医院医护人员送女儿回家路上,女儿无意间“泄密”,让奉孝同毫无准备地以毛主席警卫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很多好心人开始向他伸出援手,他终于有了提自己心愿的机会。
记者问他一生中最光荣的是什么?奉孝同用颤抖的声音回答:“给毛主席当警卫。”问他最遗憾的是什么?他说,“把自己与毛主席的合影弄丢了,离开毛主席之后再没有见到过他老人家。”
奉孝同的事迹传开后,新化县委高度重视,县委书记胡忠威亲自委托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看望,奉孝同说出了埋在心中许久的三个愿望:“希望女儿的病能治好;去韶山,到毛主席家里看看;去北京,看看毛主席遗容。”
许多和奉孝同素不相识的人,也被老人感动了。祁东县河洲镇定山村一位种枣的农民雷谏声说:奉老的心愿理应得到满足,近日收到枣款后,将着力促成老人去北京。
这四本内页泛黄的日记记载了奉孝同服役的经历
目前,省地税局、新化精英野战俱乐部、骑乐无穷自行车俱乐部等单位的爱心人士对奉孝同老人的捐款已达2万余元。韶山管理局也表示,愿意早日达成老人的心愿。
记者手记:奉孝同的另类选择
要不是大女儿奉庆龄住院期间缺钱治病,奉孝同的秘密或许将永远湮没在山头的雾霭云岚中。
没有显赫的战功,没有惊险的经历,但这位老人依然值得人们尊重。54年来,他坚守军人的机密,将当年的光荣深藏在心底,只把自己当成最普通最平凡的山野农夫。只有那些渐渐发黄与褪色的纪念章、荣誉证书和日记本,陪伴着他,安慰着他。
拥有这样优质的“资本”、高调的“资历”、堪称丰富的“资源”,奉孝同却选择低调一生,自甘清贫。他从不想要依靠它们去获取什么,得到什么,再苦再难也自己默默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