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5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5日刊文称,日本大正、昭和年间,军人的势力变得越发地强大,被称作军队干部培训摇篮的陆军士官学校和海军兵学校的入学考试里,不光要数理化知识,还增添了许多带有军国主义色彩、国粹色彩的问题,目的在于“重整三观”,也就是被大量洗脑。也正是这些问题暗示,让从这两所学校毕业的学生们,领导日本最终走向了战争道路。
文章摘编如下:
1920年,东京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改名为陆军士官学校预科,陆军士官学校变成陆军士官学校本科。同年,陆军士官学校预科入学考试的读解题里,就出现了这样的内容。
“观察东洋大势,邻邦支那不断发生内乱,国势不振,波斯、暹罗在苟延残喘地维持着独立,但早晚都会像印度、西伯利亚等一样,被他国侵略。立于此间,应该由谁来维持东洋和平,为世界文明做贡献呢?”
这里,无疑是暗示学生们回答“日本”。
后来,许多参与指挥卢沟桥事变、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的日本军干部们,都是于此前后从该校毕业的学生。比如日后作为甲级战犯被绞首的松井石根,和日本前首相寺内正毅的儿子、大平洋战争时的陆军元帅寺内寿一,后来分别成为日本首相、陆军大臣、陆军元帅的杉山元、小矶国昭、畑俊六等。
该校还陆续送出了和松井石根同为甲级战犯的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陆军大将土肥原贤二、陆军大将木村兵太郎、陆军中将武藤章,以及作为关东军参谋参与指挥卢沟桥事变的陆军中将石原莞尔等。那场“大东亚圣战”的源头,早在这个时期就植入了这一批批年轻学生的脑子。
1937年,陆军预科士兵学校的入学考试上,还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长达15年的日本战争的开端,是在中国奉天发生的满洲事变。在事变当时,满洲势力最大的人是谁?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哪年哪月哪日?我军奋起的理由是什么?”在同年发行的《陆军士官学校》一书中,该问题被作为模拟题选入其中,并且列出了最佳答案。
势力最大的人自然是“张学良”,事发时间是“昭和6年9月18日”,日本军奋起的理由是“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条约上,我国在满洲都享有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但是支那将满洲作为自己的领土,把我国应该享有的特殊权利和利益,说成是侵略领土、破坏主权,而且对条约视而不见,妨碍我国人在满洲租借土地,自由居住,蹂躏我国在森林、矿业上的诸多权利等,为了拥护国权,我皇军一跃而起。”
其实,这就是将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一事正当化,并且让未来的军干部候选人在入学前就把“正确答案”背下来。同时,也是鼓励这些人日后在中国和太平洋上大肆杀戮。
看过陆军士官学校的,再来看看海军兵学校的入学试题。在1921年的入学考试历史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简明阐述一下朝鲜、台湾、桦太、关东州以及南洋群岛,是如何纳入我国政府统治下的。”
这段时期日本海军兵学校的毕业生,有日本驻美国大使野村吉三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期间病死狱中的海军大臣永野修身、日本首相米内光政以及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
后来,暗杀日本首相犬养毅的“五?一五事件”,和暗杀内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等的“二?二六事件”,这两场法西斯政变的发起人与执行人,就分别是才毕业没几年的陆军士官学校学生和海军兵学校学生。(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