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目前东海的局势,海上幕僚监对可能发生的全面冲突进行了推演。推演的结果,日本海上自卫队损失了6艘导弹驱逐舰和1艘直升机驱逐舰, 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遭受了毁灭性损失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信息所所长、日本问题专家陈鸿斌指出,中日贸易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中国从日本进口大量原材料,比如高精密钢板,汽车零部件等等,这些物品进口到中国后,在中国再加上一些配件、在中国生产后有一部分返回日本,有一部分卖到其他国家,所以会出现“机电产品”既是中国对日出口也是日本对华出口这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一进一出两个环节都依靠中国,一旦中国对日贸易进行限制,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国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上看,对日本的影响都会更大。目前,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远高于中国对日本的依赖,中国应该也有能力动用经济手段,让日本政府、企业和国民认识到中国市场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也指出,从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势看,和中国打经贸战,日本完全没有免疫力。因为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已经历了2个“失去的10年”,尤其是近年的国际经济危机和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目前日本国内正面临一系列棘手难题,包括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消费税上升抑制内需,政府债务高企限制财政刺激空间,日元持续升值导致出口受阻、持续的通货紧缩等等,加上日企创新能力的日益减弱,日本很可能面临再失去10年的困境。可以说,日本经济已到了病入膏肓的阶段,此时的日本根本经不起中国的经济制裁。
去年“钓鱼岛事件”,不论抵制日货(砸日系车)、电商下架日本电器还是旅行社暂停赴日游,都会对日本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与民间自发的行动相比,政府层面的经济制裁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日本的一些高端技术制造业往往在国际上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但是这些日本高科技企业存在原料供给上的先天不足,一些战略资源全部依赖进口,尤其是稀土,对中国的依赖非常大。2010年撞船事件发生后,中国随即停止了对日稀土出口,当时日本稀土资源90%依靠中国进口,这一招打得日本措手不及,大吃苦头。
当然,如果中国政府公开经济制裁日本,容易偏离WTO原则,更易给美国等第三方势力留下口舌,使贸易战升级。因此分析人士建议,更聪明的办法是通过一些比较隐蔽的手段打击和制约日本商品的销售。比如禁止日系车在国内媒体上刊登广告,可以阻断日企进行产品营销宣传的渠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几乎是要了他们的命。
显然,日本在政治上的“胡闹”已经屡次在经济上尝到“苦果”。此次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上,中国减持日股不论巧合还是有意为之,都对日本构成压力。有分析称,中国抛日股可能只是对日本当局的一次警告,倘若中日争端持续升级,中国难免对日再次扣动经济扳机。到时候,稍有起色的“安倍经济”恐怕将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