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中国第五代和准五代隐形战机歼-15,歼-16,歼-20,歼-31相继成功首飞,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受到印度军方的关注。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北京方面对于西藏的强烈关注。在2006至2010年间,中国政府在西藏地区的投资总额达到1378亿人民币,带动地区GDP增长11.2%,赶超本已骄人的全国平均水准。西藏的对外贸易与旅游业也在同期蓬勃发展。
印度对“阿鲁纳恰尔邦”地区的着力主要放在如农业旅游这样的利基旅游(niche tourism)方面,印度旅游局自2006年起在财政预算方面对该地区有所倾斜。
但是,要想长期保持西里古里走廊东侧的领土完整,印度就必须认真对待东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如巴斯卡尔所强调的那样,作为印度通往东南亚地区的门户,“阿鲁纳恰尔邦”等东北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只会进一步推动印度的向东政策。
基础设施也是中印两国在该地区的一大战略争夺点。其中,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的优先管理权将是两国一个长期争夺点。
中国有意将雅鲁藏布江(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的水源调入新疆,而在辛格访华前,一家中国国营智库就曾公开指责印度方面通过修建大坝来阻碍中国的调水计划。
而在“阿鲁纳恰尔邦”地区,印度方面也热衷于通过建设水电项目来把持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占先使用权(prior-use claim)”,这将助其在未来提取这一与周边国家共用的资源时获得国际法的保护。
中印两国在位于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存在边境纠纷可谓众所周知,而大体而言,两国在东段的领土纠纷则被较少提及。
“阿鲁纳恰尔邦”地区的绝大部分都由中国政府宣称主权,称为藏南。1954年,印度在该地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North-East Frontier Agency)”,在常被提起的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双方在此地区交战惨烈,印军遭受灾难性损失。与阿克赛钦地区相比,“阿鲁纳恰尔邦”最大的不同在于,这里是有着庞大的130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