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中国人这么认为,连日本国内也有很多人持同样的观点。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称自己是徐福的后裔。日本人都尊徐福为“司农神”和“司药神”。至今,日本仍保留着包括徐福墓、徐福宫、徐福上陆纪念碑在内的许多遗址。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饭后,皇后问我,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太大,我仅举了一例进行解说。日本讲究清淡的美,花艺中有只插一朵花的作法,而在一些中国家庭,插花追求明丽和艳丽,给人一种有活力的感觉,这种差异说明了中日审美意识的不同,也说明了两国价值观的基准不同。
天皇夫妇又问起现在的中国人如何看待日本文化。我介绍说,现在中国人接触日本文化的机会很多,各个书店都摆着日本的书籍,从最古的《古事记》《万叶集》到大正时代和昭和时代的日本作家,以及现在的村上春树,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大都被翻译成中文了。
由于日本至今保存着一些在其他亚洲国家已经消失的文化,所以有人说日本就像是亚洲文化的仓库。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以前我不知道七夕的仪式是怎样的,到了日本之后,才知道七夕节有什么摆设,吃哪些东西,举行哪些仪式。
谈到翻译成中文的日本书,我表示我已经翻译了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的一些作品,即将在中国出版。天皇和皇后听后很兴奋。皇后说她喜欢宫泽贤治《鹿舞起源》的故事。我说这一故事是讲人和动物合为一体,人和自然融合的关系,与中国的庄子人与蝶的关系有相似之处。皇后问我翻译宫泽贤治时,拟态词、拟声词怎么处理呢?我回答说,我尽量翻译得中国读者能够接受。
天皇又问我对宫泽贤治作品的体会。我说,我最喜欢宫泽贤治《不怕风不怕雨》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发现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是同样的人,那么平凡,又那样热爱和平,热爱生活。但在此之前,我印象中的日本人,尤其是日本旧军人并非如此,这首诗给了我重新认识日本的机会,真正的日本人是我们一样的人。天皇听后反复说,是的,我们都是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