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亚洲经济地位的上升,列强在亚洲开始新一轮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经济财富的活动。
众所周知,欧洲目前陷入的困境是金融危机,确切的说是主权信用下降引发的债务危机,欧盟权威以及欧元前途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欧洲必须寻找一条出路,这条出路:一是可以让世人觉得欧洲是团结的,欧盟是可持续的,欧元是值得信赖的,现在需要的是借助某个重大事件将欧洲人心再次凝聚起来。对美、日发动贸易战皆不可行,因此中国成为了标靶。二是通过贸易纠纷、摩擦甚至潜在的贸易战压迫中国政府放弃金融控制权,为欧盟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全球战略铺平道路,这其实才是欧盟主动挑起贸易摩擦的更深层次目的。
从近些年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欧美已经在布局下一个50年的战略规划了,TT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PSA(诸边服务贸易协议)是孤立中国的明证。西方国家一直觉得应该由他们来安排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他们看来,发展低端产业、从事低附加值贸易是中国的主要任务。而中国寻求主动发展所做的任何尝试,在高新技术领域和高端产业所做的突破,比如光伏,再比如华为等,欧美国家的本能反应和对策就是刁难、遏制。以往各种迹象表明,美国通过与中国的双边谈判直接压迫人民币升值,美方也在通过种种渠道推动人民币自由化进程。而另一方面,欧洲通过贸易制裁和各类诉讼对中国实体经济施加了巨大压力。不过贸易战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因为欧洲挑起贸易摩擦的本质就是从外围逼迫短期内人民币升值、中长期开放资本账户,进而达到削弱和控制中国金融主权的战略目标。
从上述分析来看,无论是双反、特保还是将中国排除在贸易规则之外,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持续存在。我们固然要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应对,但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那些潜藏在贸易背后的真正目标,我们必须还原事实的真相,掌握事态发展的规律。欧美主导的世界体系需要一个金融自由化的中国,需要一个西方金融资本控制下的世界工厂。对于中国来说,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圆中国梦,就必须牢牢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审时度势,坚守国家底线和民族利益。一方面我们应当坚持现有的国际规则,在WTO框架下寻求就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寻求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主动采取反围剿措施来应对欧美国家的经济包围圈,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瑞自贸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都是中国对外战略中突破封锁、迂回机动的精彩实例。
诚然,当下中国最主要的任务是捍卫金融主权。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一向是郑重、严肃地对待金融开放问题的。“四个中心”、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都是中国金融开放中踏踏实实的脚印。不过,中国的金融开放有这样一种共识:任何无原则、无准备、无利益的金融开放都是不可取的。理解了这些,我们再回头看中欧、中美等贸易摩擦问题就简单多了。贸易摩擦在所难免,我们不仅不要惧怕摩擦,而且还要善于利用摩擦,让它成为调整内外经济政策的好助力。但是,在应对贸易摩擦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守金融主权,金融主权不容一点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