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之间历史上就存在极度的怀疑。反对者则常常指出,因为几个微不足道的岛屿而使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经济体与第二大经济体交战,其经济损失会有多大。
太多的观察人士基于理性的想法赞同第二种观点。但是,即便东京和北京的最高领导人非常理性,钓鱼岛局势也可能导致战争。 如果说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为什么战争仍会发生?答案不是日本帝国主义或者因为国家之间有时不理性地相互讨厌。原因更加微妙。 中国和日本都知道,对于战争可能带来的结果,存在着概率分布问题。它们不知道实际的分布是什么,但是它们可以估计交战可能的代价和结果。
本质上它们承认,就战争而言,可以预知的一点就是战争的不可预知性。日本蓄谋已久:明年一月或对中国开战 日本12月11日再次向国际社会摆出一副“坚决抵抗中国”的架势。而为了防备中国防空识别区的“威胁”,日本决定在冲绳增加20架战机,并购置新型预警机提高空中监视能力。 安倍还希望借助这些“历史性文件”提升日本地位,让日本在全球安全方面“施展拳脚”。这使得外界眼中一个“黩武”国家的模样越来越清晰。
鉴于中国和日本外交官已经14个月没有高层接触,就连最简单的理性主义解释--即战争的爆发是因为缺乏沟通导致理性的误判--也变得有道理了。东亚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尽管经济代价很大。
随着中国在法理上获得了对国家安全可能爆发战争的安排外,中国在军事上早也加紧了部署和应对紧急情况的完全准备。中国三大军事集结完成第一项,早在2013年9月份,中国大量的先进歼击机,轰炸机就已经以军事演习的名义部署到了福建厦门一带,并实施了高强度的训练和长途的军事攻击能力训练!第二项,在随后中国大量的先进海军军舰进行了换装和武器填充,基本上都是百分之百的满装运行!而第三项重大的军事集结,就是在前不久,中国在黄海和渤海某海域进行的军事演习。
缅甸虽然希望减轻对中国的依赖,但其外交很难做到完全的等距离。
中国需检视自身作为
从中国来说,把近期中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归咎于外部因素并无益处,关键在于检视自身作为并加以改进。好在中国正在积极调整对缅政策,从今年在缅甸事务上的一些安排来看,中国的姿态已变得更为灵活和务实,两国关系也在不断向前迈进。年初,外交部任命王英凡大使为亚洲事务代表,当前专门负责缅甸事务。新一届政府在4月中缅三亚联合公报中全面阐述了对缅政策,显示出继续深化两国关系的信心。
公报发表后,中方即正式邀请缅国内多个政党和非政府组织访华,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最大反对党民盟的两次派团访华,外界普遍猜测这是在为昂山素季的访问做准备。
中缅真正的利益之争
中方并积极协调缅北民族和解问题,已在云南瑞丽安排三次缅甸军方与克钦独立武装的和谈。新上任的驻缅大使杨厚兰也在与各方接触,包括昂山素季、88学生组织的领导人等。此外,中国企业在转变投资中的一些做法,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
万宝矿业计划在莱比溏铜矿周边建设新学校、图书馆并翻修公路。中石油也公布了“走进社区”计划,包括投资2000万美元建造学校、诊所等服务设施。因此,有充分理由相信,缅甸的变革并不会导致中缅关系发生颠覆性变化。但巩固在缅甸的传统优势,不断充实中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将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缅甸人民,中国还大有可为。
中国又一盟友倒向美国 北京这次脸色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