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位当地报社的朋友谈起这种感觉,他告诉我说“青岛让德国咨询公司设计了百年发展规划”,这让我很惊奇,但这的确符合德国人的那种发展思维方式。
“首先是保护,保护(这些建筑)对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来说,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资源。老城区的德式和欧式建筑,我们认为它们都是历史文化现象。作为文化语言、建筑语言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可以告诉后人很多东西。所以,保护这些建筑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下一代发展创新城市,也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德国传教士开办的圣米厄尔教堂也已重新开放,除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之外,每周还有大约两千名教友来这里作弥撒。96岁的孔姓主教仍然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49年以后,因为不肯放弃信仰,不肯揭发他的德籍教友,这位主教先后三次被投入监狱。当年的教友和同学则死的死,逃的逃。不过,孔主教对过去的遭遇看得很开,他诙谐地说,邓小平上台以后,共产党变好了。而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尽快让他的教堂得到一架新的管风琴。原来的管风琴被红卫兵小将砸毁后,早已不知去向。
青岛众多德式建筑中,运气最好的当属1903年由建筑师拉查鲁维茨为首任青岛总督托尔帕尔设计建造的官邸。这座设计别致,工艺考究而且戒备森严的建筑,就连当年的红卫兵也都敬而远之。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这里一直是对外秘而不宣的国宾馆,毛泽东、林彪,朱德,邓小平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在这里避暑休闲。为了招揽旅游者,总督官邸已于99年五月僻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1993年开始,为了适应经济及人口发展的需要,青岛东部建起了新城区,这里街道宽阔,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是,大多数市民还是对红瓦绿树,欧式风情浓郁的老城区情有独衷。据说,前年连日暴雨,新城区的下水系统全面瘫痪,而在老城区,德国建筑师一百年前修造的排水系统,竞运作正常。也许正是出于这种怀旧心理,青岛方言中,至今仍使用德语词“古利”,称呼下水管道的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