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位当地报社的朋友谈起这种感觉,他告诉我说“青岛让德国咨询公司设计了百年发展规划”,这让我很惊奇,但这的确符合德国人的那种发展思维方式。
“在德帝国主义的威逼下,1898年三月六日清廷大臣李鸿章、翁同和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规定: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先以99年为限;德国可以建造由青岛经潍县、淄川至济南和青岛经沂州、莱芜至济南的两条铁路,并在铁路两旁30里内享有开矿权;山东兴办各项工程,德人有优先承办权。从此,胶州正式沦为德国殖民地,山东成了德人的势力范围。”
其实,德国在东亚开辟殖民地的计划由来已久,而“巨野教案”无疑为此提供了难得的口实,当时,工业及军事实力迅猛崛起的德意志帝国,对于在开拓殖民地方面同英法列强的巨大差距极不甘心,而占领胶州之后,德国终于在继非洲和大洋洲之后,在亚洲找到了立足之地。
据史料记载,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德国方面就对当时经济落后,只有几个零星渔村的胶洲湾地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及远东舰队司令官梨里斯等人都曾奉柏林政府之命,来山东半岛实地考察。那么,德国人何以偏偏选中青岛,作为他们在东亚扩张的桥头堡的呢,历史学家马庚存认为:
德国希望在东亚建立一个经济和军事扩张的桥头堡。青岛应该说具备了德国所期望的条件。而胶洲湾正是中国少有的良港,当然,当时还没有建设。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曾多次到当地实地考察。他们认定,这里适于建设深水不冻大港。另外,青岛作为山东及中国北方的出口口岸,一旦建设完毕,将拥有辽阔的腹地。而山东的矿产、农产品当时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