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继续推进告别世界“装配线”的路线,欲将中国打造为全球高科技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前哨基地。一些邻国,特别是日本,已经在抱怨本国大批科学家出走中国。
事实三:毫无疑问,长期的轨道空间站是俄罗斯载人航天的骄傲。不过,国际空间站的重头是可多次使用的美式航天器。当然,从轨道太空站数量讲,中国仍远落后于俄罗斯。但数量与经验一样,是可以逐渐获得的。
重要的是先进技术,它在两国太空行业所占比重十分关键。年,全球研发经费中国占14。2%,仅次于美国(31。1%)和欧洲国家(总共占24。1%)。俄罗斯仅为1。9%。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继续推进告别世界“装配线”的路线,欲将中国打造为全球高科技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前哨基地。一些邻国,特别是日本,已经在抱怨本国大批科学家出走中国。
时间是无情的。今天,中国的太空项目在质量上已与俄罗斯旗鼓相当。而在数量上,“学生”仍远落后于“老师”。但中国渴望成为太空第一强国,加上中国稳定、现代的科学技术政策,这些因素将有助于中国迅速缩小差距。
大批顶尖科学家因何突然返回中国
美国一向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引以为荣,但近年,海外顶尖的华人科学家回归中国,正收窄中国与其他先进国家在科研能力上的距离。
生物学家施一公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决意运用其充裕的财政资源,以及日渐提升的地位,招揽在改革开放期间流失的顶尖科学家及学者回国,美国一项研究更指出,未来中国 将较美国更有能力把科研成果化为产品推出巿场。年中国军工科技迅猛发展令五角大楼震惊,这和大批人材回国分不开。
2008年,美国著名的马里兰州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向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家、美藉华人施一公颁发了1000万美元的科研资助。
但美国学界并没有对此感到惊讶。当时,从事细胞研究的施一公,在癌症治疗的研究上开展了一条新的研究路线。他的实验室占据了大楼的一整层,并获得每年二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