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栏目《面对面》对歼-15的总设计师孙聪进行了专访,其中披露了很多有关“飞鲨”研制的重要信息。其中孙聪对央视记者,还特别谈到了“下一代飞机
在2008年美国海军曾经提出了“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其目的是用来替换现有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设计上采用有人战机和无人战机搭配的形式,强化了对地攻击功能。2009年和2013年美国波音公司就已经公开展示了他们设计的海军第六代战机的想象图。按照美军的设想,第六代战机将在2040年左右全面替换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如果弹射型的歼-15能够在2020年装备部队,那么则意味着美国海军在20年内面对中国“飞鲨”的存在。如果美国的经济持续低迷或研发进度出现波折,美国海军缺乏新一代高性能重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的情况将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美军舰载机的压倒性优势将难以重现。这对美国在西太平洋投送军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航母舰载机的隐形化,是一个趋势。但也要看到隐形航母舰载机的主要作用,首先是夺取空中优势,然后是利用自身的隐蔽性来对敌关键节点进行空中突击。即使是美国,也没有赋予F-35C更多的反舰功能,而是交由B-1B等轰炸机来完成。对于中国来说,使用隐形舰载战斗机对敌舰艇编队实施突击也并不现实。相比之下,采用高性能隐身舰载战斗机与大载弹量的非隐身舰载战斗/攻击机搭配的模式,则可能发挥出比纯隐身舰载战斗机群更为有效的打击能力。以隐身舰载战斗机突破敌方的舰载机空中防御圈,护送非隐身的歼15发射大量的反舰导弹对敌进行高密度的导弹打击,击破对方的舰空导弹、近防系统防御圈,就有可能使敌舰队彻底丧失海上进攻能力。
由于歼15丰富的多功能打击能力,因此不赋予中国未来航母隐身舰载机更多、更复杂的反舰和对地攻击职能,将明显降低其研制难度和周期。因为这样中国隐身舰载机的内弹仓尺寸就会比较有限,这就降低了航母舰载机的尺寸和重量。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材料工业和发动机生产技术还不是特别发达的国家来说,就能够让设计师有更多的把握来开发一种符合中国航母作战要求的隐形舰载机。从这个角度来说,“鹘鹰”能否成为中国的下一代隐形舰载战斗机,和歼-15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
此外,即便是中国的歼-20成为舰载机,也会从中受益。因为更小的内弹仓尺寸将有效减少舰载型歼-20的截面积和重量,这将进一步有助于歼-20空中机动性的提高,降低改装歼-20舰载型带来的增重等方面的难度。反之,如果隐形舰载战斗机承担更多的功能,例如让歼-20弹仓携带大型反舰导弹实施攻击,这就很难降低歼-20本来看上去就很庞大的尺寸,而且还要加强结构,这样改装的舰载型歼-20,很可能要因为超重而重蹈美军研制A-12等隐形舰载战斗机失败的覆辙。
此外,据《面对面》节目介绍,歼-15是在我国自行生产的歼-11歼击机基础上开发的。歼-11和歼-15的差别,远远小于美军F-15和F-18的差别。中国沈飞研发歼-11、歼-11B、歼-16等空军重型三代机的部分生产设备和零部件,肯定能在歼-15上得到应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歼-15不是彻底的另起炉灶,其相关的研制和装备费用,可以融进中国三代重型机的大规模生产之中,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节省采购和维护费用,为研制下一代舰载机省下宝贵的资金。相比之下,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轻型舰载机,单价高达4千5百万美元,相当于2。8亿人民币。因此中国歼-15舰载机作为中国国产装备,总会比购买外军装备更为划算。更何况中国想买,也未必能从国外买来需要的装备。